灵蛇献瑞万象新,首博新春展风华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陈尚宇 张硕

乙巳蛇年新春,首都博物馆推出一系列展览活动及蛇年文创产品,为广大群众带来新春文化体验。

寻宝大行动:在文物互动中寻找蛇年密码

走进首博大厅,首博01号文物景德街牌楼和两侧喜庆的红色条幅映入眼帘。人流涌动,我们已经来到“巳巳希希寻宝大行动”活动的起点。在“寻宝行动”中,游客们将跟随中华小灵蛇“巳巳”和希腊游客小蛇“希希”一起,前往“石刻十二辰蛇像”“首博牛”“武强年画”“希腊文创空间”“首博食间”五处打卡点拍照打卡、分享心得,帮助“希希”修复能量耗尽的“桃金娘小花环”,赢取专属蛇年印章等丰厚奖品。

石刻十二辰蛇像为蛇首人身站姿生肖俑,出土于北京市西城区姚家井唐墓。在墓葬中随葬成套生肖俑,并按固定方位与顺序摆放,是唐墓中较为常见的丧葬形制。姚家井唐墓虽遭严重盗掘,但仍保存有五尊生肖俑,并在北京电视台春晚的《重宝和新春》节目中惊艳亮相,为广大观众送去新春文化祝福。

“首博牛”是以首博镇馆之宝伯矩鬲为原型,于2021年辛丑牛年推出的动漫文创形象。其原型牛头纹带盖伯矩鬲出土于北京琉璃河251号墓,属西周早期青铜器。器物造型精美,反映了商周时期高超的铸造技术,实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石刻十二辰蛇像和“首博牛”均在首博方厅2-3层的“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北京通史陈列”中展出,按照游览路线即可先后见到这两件文物。

观览完“北京通史”后,同样位于首博方厅的“岁华纪胜——老北京民俗展”,也是感受节日气氛,品味传统文化的好去处。

image.png

image.png

老北京民俗展:四时流转中的京味儿记忆

来到方厅五层,民俗展便映入眼帘。自清末至民国,北京形成了官俗与民俗合二为一、具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京味民俗。展览以老北京在四季轮转中的时令节俗、人情风尚、物华更替为主要内容,分为“春——料峭寒中喜迎春”“夏——炎炎夏日满天时”“秋——无限秋光颐君颜”“冬——岁暮天寒蕴生意”等部分,讲述与四季对应的京城民俗活动。

观赏展览时,除了在“春季”部分中可以感受浓烈春节氛围外,也可以通过欣赏复原场景、大幅场景画、投影短片等,获得被民俗文化包围的沉浸感和体验感。

京津冀木版年画展:刀笔镌刻的民俗大观

“寻宝行动”第三个打卡点“武强年画”,则藏身于首博东侧圆厅2-3层的“版上生华 肇启新元——京津冀木版年画展”。“版上生华 肇启新元——京津冀木版年画展”是为配合“京津冀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加强京津冀博物馆联盟合作联动,由首都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天津博物馆、武强年画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木版年画展,于2025年春节期间开展,展期3个月。

在展厅稍作停留,便可感受到木版年画被誉为“民间美术百科全书”的原因。木版画的题材涵盖广泛,包括“仕女娃娃”“民俗生活”“神像纸马”“门神门画”“戏曲年画”等八大种类,包罗万象,雅俗共赏,反映了民俗风貌和审美意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津冀地区自明末即为年画重镇,数百年来,无数的艺人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木版年画,此间京津冀各个小区域又慢慢形成了带有地域特色的艺术风格和独特韵味:北京年画精工细作,体现精细的城市居民审美;天津杨柳青年画典雅秀丽,以描绘仕女婴戏居多;河北武强年画古拙粗犷、构图饱满,以神像纸马见长。

通过观赏展陈中的120组(件)文物,可以感受到京津冀三地“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深厚渊源,也为欣赏传统文化带来了新体验。家住附近的市民张先生说:“我本来是来看玉器展的,看到这次的京津冀年画展,也挺有意思的,就顺道过来看看。都是咱们的传统文化嘛,值得了解和弘扬!”

image.png

首博文创:当传统遇见科技

来到地下一层的“希腊文创空间”,希腊蛇主题文创首饰映入眼帘。乙巳蛇年伊始,首博也推出了“灵蛇抱抱萌”——巳蛇年毛绒玩具、“瑞蛇呈祥 巳巳如意”系列家居办公用品、“蛇耀彩盘”——十二辰蛇托盘等摆件、“流沙记忆,巳蛇年趣”——流沙门票冰箱贴、“明信蛇·邮传古韵”——十二辰蛇文物透卡明信片及邮票等蛇年文创。

在众多文创产品中,“幻彩蛇影”和“巳蛇典藏纪念卡”这两款限量发售的“科技文创”,无疑吸引了众多眼球。“幻彩蛇影”是一幅28×50厘米尺幅的金属材质全息影像装饰画,而“巳蛇典藏纪念卡”是一张6×15厘米尺幅的全息影像卡片。这两款文创产品是由首都博物馆与北京印刷学院全息艺术实验室携手打造的2025蛇年特别限定版全息影像艺术作品,全球限量发行2025件。作品以“唐代石刻十二辰蛇像”为原型设计制作,在厚度仅有15微米的薄膜上精准记录并再现文物三维形象,让蛇头上的鳞片、沟壑、光影深浅等细节清晰可见,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文物魅力。“幻彩蛇影”做工复杂,限量发售2025件,每一件作品都拥有专属收藏编号,且每一版蛇身的色彩均不同,成为独特的全息幻彩盲盒,为观者带来独一无二的体验。

从木版年画的斑斓色彩到四季民俗的生活画卷,从文物寻宝的互动体验到科技文创的匠心呈现,首都博物馆以创新表达激活传统文化基因。正如展厅中那句“华彩年年,共占春风”,这场新春文化盛宴不仅是一次历史回溯,更是一场关于文明传承的当代对话——让深埋于时光中的文化密码,在新时代绽放出永恒的生命力。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39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