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创是连接博物馆与观众的重要桥梁,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与崭新路径。当前,全国博物馆文创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诸多地方博物馆文创研发在体制突破、人才聚集、资金注入、营销渠道拓展等方面存在困境,影响着博物馆文创的深入发展,滕州市博物馆因地制宜,创新突破,探寻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文创发展之路。
更新文创理念,激发文创活力
滕州市博物馆紧跟新形势、新政策、新动态,把文创研发、文物修复、社教活动确定为博物馆发展的三大工作,将文创研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热”起来必先“活”起来,成立文创部门,主抓文创产品研发,从创意设计、授权生产、营销推广等多方面对文创进行专业化、系统性管理,为文创研发夯实基础、注入源头活水。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专业的策划机构、完备的展示设施,先后推出了20余大类、300多种文创产品。开发制作“国色初光”陶器系列、“赫赫青铜”青铜器系列、“玉见美好”玉器系列等极具传统文化内涵和地域文化特色的精品文创产品,打造了城市文化新名片,弥补了滕州市地区高端文创品牌的空白。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博物馆文创只有先“动”起来才能够“火”起来,只有先“火”起来才能够“活”起来。通过举办“滕博有礼文创设计大赛”“我心中的博物馆”等各项创意活动,面向社会征集创意作品,吸引众多创意公司、设计公司以及各高校师生报名参加,激起文创高潮。“滕州有礼”双创基地在滕州市博物馆揭牌落地,先后与有关企业签署合作开发协议,实现文创成果的现实转化与深度开发。滕州市博物馆通过外出交流参展和参加文创大赛,积累经验,开拓眼界,带来了活力,也极大提升自身的文创研发水平和对地域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滕侯鼎系列摆件、人面纹系列冰箱贴先后在山东省文创作品设计大赛中获奖。
实现内外联动,凝聚文创合力
地方中小博物馆在文创研发中通常缺少外部平台的强力支撑,内部缺乏既懂文物,又有文化创意,还能熟悉市场营销的复合型人才,造成文创工作的开展有心无力,甚至停滞不前的困局。为此,滕州市博物馆采用“与社会力量合作、特殊人才引进、馆内人才培养”的联动模式,凝聚博物馆文创合力,以期取得良好效果。与相关企业签订战略合作,保证文创产品不仅创意新颖,而且做工精良、质量上乘,合作共赢聚力发展,文创销售收入不断翻番。
引进滕州特殊人才、品牌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先后参与到文创产品研发当中,依托这些特殊人才,深度挖掘馆藏文物承载的文化内涵,不仅丰富了文创种类,更提升了文创产品的品质和美誉度,增强了文创产品的观众喜爱度和市场受欢迎程度,获得了社会和市场的广泛认可。积极鼓励馆内职工参与文创研发,人人参与其中,人人都是文创能手,鼓励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设计独具地方特色、文物特色的文创产品,营造全员参与文创研发的良好氛围。
文物创意互通,打造文创精品
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源头,从中萃取丰厚的传统文化滋养,并以创意为核心,匠心打造博物馆文创精品,将文化与创意深度融合,以此为载体,最大范围内借助博物馆文创产品进行广泛传播,从而不断实现其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滕州市博物馆以8000余件(套)文物为依托,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设计相融合,研发出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材质的文创产品,既有传统文化的深度,也有历史的厚度,更有市场的契合度,深受市民喜欢。
匠心是磨砺精品,是推陈出新,也是坚守责任。匠心打造文创精品,在文创研发过程中,文创人员始终遵照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坚持开拓创新,秉承工匠精神,研发文创品牌。滕州市博物馆融入本地特有的文化符号和非遗文化元素,打造北辛文化陶器系列文创、鲁班工匠系列文创,将鲁班精神、墨子科技文化融入文创设计中,推出“匠心系列文创”,体现匠心精神的最高境界,也是匠心创造的杰出成果,填补高端文创产品的空白,成为滕州亮丽的文化名片,在弘扬鲁班“工匠精神”的大潮流下,亦成为市场抢手的收藏品。
创新研营模式,挖掘文创潜力
在自主研发、单独授权的同时,深入推进“一塔六馆”馆际合作,搭建博物馆文创商店联盟,以资源、人才、市场“共通、共建、共享”的研发方式,实现聚力共赢、抱团取暖的发展目的,弥补文创研发短板,整合优势资源,提高整体实力,强力拓展共性产品的知名度、影响力。博物馆文创商店联盟将致力于整合滕州文化资源,增强各场馆文创产品的营销点、面,扩大覆盖区域和接入更大的观众流量,进而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为博物馆文创研发向更大规模、更高品质迈进和馆内其他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支撑。
滕州市博物馆在文创开发之初,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收集用户需求、喜好、建议和反馈信息,了解市场需求,使产品一经问世就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喜好。借助“互联网+”新兴平台,极大缩减信息获取流程,优化文创产品生产、销售、反馈流程,实现研发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有效对接,及时精准把脉,不断升级、改良文创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借助互联网平台,把文创商品搬到淘宝、抖音、直播达人带货等销售平台,拓展销售渠道,销售收入逐年增加,销售额已破百万。
明确公益属性,拓宽文创功能
按照“把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打造成第一展厅”的文创理念,滕州市博物馆在打造展陈设计之初充分考虑游客的体验打卡购置点,将文创商店和展陈设计融为一体,设置文创体验购置区、山东老字号平台体验区、滕州市非遗体验购置区、咖啡饮品体验区,并和滕州市新华书店联合打造图书购置阅读区,不断丰富业态融合,打造新型体验购置模式。丰富文创产品构架,展销的文化创意产品种类多样,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多种需求,实现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愿望。
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主阵地和第二课堂,要将博物馆文创融入研学社教,始终把研学社教活动作为文创研发的主阵地,努力扩大青少年文创研发的参与度,集思广益收集青少年对于文创的创意和意见建议,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融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滕州市博物馆结合馆藏器物的独特优势,创新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互动影视等技术,设计研发了博物馆全景漫游、陶器虚拟制作、汉画地幕互动、孔子见老子剪纸动漫等数字化文化创意产品,不仅丰富孩子们的国学知识,增强了动手能力,也为文创研发注入活力、增添动力。
临时展览是博物馆重要的文化产品,也是对外联系交流的重要窗口,从展览策划之初,文创团队就与策展团队紧密协作,将文创与展览有机融合,有效转化文物资源,临展开展的同时跟进相关文创产品展示。滕州市博物馆对临展资源的受众进行提前研判,对开发的文创产品目标人群进行精准定位,进而针对性开发系列文创产品,针对女性开发实用的家居生活类产品,如植物香氛、胸针、丝巾、配饰等;针对学生开发学习用品类产品,如拼图、盖章卡、书签、棒棒糖等;也会开发深受大众喜爱的笔记本、冰箱贴、文物冰淇淋等。
博物馆文创的蓬勃兴盛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社会影响力的厚度培植、广度拓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在博物馆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努力下,博物馆文创必将逐步突破体制、人才、资金、市场等瓶颈束缚,以更强大的力量,更多的文创精品,满足大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