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类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然而我们有床的历史也就将近7万年,这同人类二三百万年的历史形成了鲜明对比。研究世界史前史见长并已在中国出过多个版本《世界史前史》的布莱恩·费根与纳迪亚·杜兰尼合作编写了一本小书——《What We Did in Bed:A Horizontal Story》(中文译为《床的人类史:从卧室窥见人类变迁》),该书2020年6月由吴亚敏翻译,贵州出版集团暨贵州人民出版社“未读”系列出版,全书分为十章,正文共193页,可以说篇幅比较小但内容却丰富。西方学者善于以一个视角切入紧密围绕主题展开论述,这一次费根带来的题目同样让人耳目一新。
以考古学家出身来写作从7万年到当今世界的床可以说并非易事。从考古,尤其是史前考古的角度,笔者更关注他的第一章,首先注意到其实这个7万年的最早界定似乎是个比较有趣的年代。以本书来看,7万年只是给你提供了一个年代上限,但最新研究表明,人类最早的一件以赭石为颜料的绘画作品被发现在南非洞穴,距今73000年;有报道称,距今72000年前古人开始用火来加工处理石头。可见随着更多考古材料出现,人类认知起源问题可能大大提前,7万年之后是一个关键时期,人类文化发展变化速率在加快,但真正有床则是很晚近的事情。在论述到历史时期时,书中还引用了大量关于中国床的材料,例如第116页讲到床与装饰时提到中国画家顾恺之绘画中的相关内容。
以费根的思考看中国考古学,考古遗存中必定有所谓床的存在,但是我们在考古发掘中是否考虑过此问题呢?漫长的旧石器时代人类过着狩猎采集生活,可以说是居无定所,即使停留一地也不会很久,如果能找到遮风避雨的山洞还可以暂时作为长时间的居所,那也就有可能存在人类的第一张床。农业起源之后,人类过上了定居生活,通常有房址就必定有床,从土床到一步步发展为更为精致的床。中国考古学中确认最早床的证据来自距今6000多年姜寨遗址的土床,这是整个遗址中唯一在地面带有平台的房址,发掘者根据综合研判认为应是床。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很可能是以家庭为基本经济单元的形成期,不仅仅是床这一遗迹,其实与之相称更为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社会组织与家庭生活。人类由高度的流动性转为低流动性的定居之后,人与人的关系也必定发生变化。在这种室内空间下,家庭和社会关系开始变得复杂。
那么,未来当我们进行田野考古发掘时该如何识别呢?直接的反映可能是诉诸科技手段,如土壤微型态(Soil Micromorphology)的研究。但如果用考古推理继续拓展,若土床不是那么好识别的话,以火塘分布从平面上应该可以寻找到床的踪迹。火塘还是重要的社交场所,依据此还可展开更加社会化的研究。比如以家户考古学(Household Archaeology)概念展开,一般睡榻可能都会经过火烤,或者精细化处理,这种居住面精细化处理也与定居时间长短呈正相关,即定居越稳固越会在居所上投入更多。如果从性别空间角度来看,有研究者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女性往往会突出对室内的装饰。再加入两性关系视角下的性别考古学(Gender Archaeology),民族学研究中核心家庭、拓展家庭等概念,则可研究到家庭起源与发展以及其对应的社会关系变化问题。另一方面,以后过程考古学视角来看,考古学家伊恩·霍德在恰塔尔胡玉克遗址以“日常实践”理论做出了精彩论述。我们可以思考居室内是否会定期清扫,人类开始有清洁观和考虑如何处理废弃物的问题,很难想象床旁堆放着一堆垃圾。由床延伸出的室内居住面上则可能开始功能区分,这些都是定居发展和群体社会关系的直接反映。
以上内容都是由室内空间发展而来,而床作为重要的室内遗迹,由它延展开仍有不少可研究的问题。以空间分析为例,有床后必定有私密空间存在,而墙这种为区隔空间的设置至迟在距今9000年时即已出现。另外,如果再拓展考古材料间的关联,墓葬中出现墓穴可以作为死后的“床”来看待,人类对逝后居所营建也反映着他们对生死观的认知。
因此可以得到两点体会:第一,我们需要拓展我们的研究或者说研究跨度。以考古学研究问题出发将考古材料分层关联起来,通过历时性变化则可看到在长程视角下人类文化的演进历程。其次,是一个与考古学不相干而与本文书评更适合的问题:即商业化与出版。考古学虽然作为一门相对“小众”的学科,受关注度越来越高,但严肃又活泼的考古学科普类著作却相对较少。如何将考古遗存以轻松愉快的叙述性故事汇成语言成了一大难点。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或许不缺考古材料和文学化的表达语汇,缺的是视角,一个从史前直接看到当代的视角,这个视角的载体可以是一类考古遗存,也可以是某个具体的考古器物或遗迹现象(比如这本书中的床)。我们一再看到西方考古学研究中站在世界考古材料的角度以一个话题将之串联起来,这难道只是他们的优势吗?中国考古学发展百年积累了无数考古材料,怎样让中国考古学走出去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我们呼唤中国学者运用中国和世界的考古材料写出家具史、家庭史、空间史。布莱恩·费根和纳迪亚·杜兰尼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与示范作用,相信这部轻松加愉快的小书给我们获得一些关于人类床的历史知识之余,还可以启发我们以什么样的思考方式与视角去认识我们人类本身。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床的人类史:从卧室窥见人类变迁》
作者:[英]布莱恩·费根 [英]纳迪亚·杜兰尼
译者: 吴亚敏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