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脉深扎乡土 薪火传承新篇——在乡村大地书写贵州新故事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记者 翟如月

红日拂侗寨,黔地春来早。

重檐叠脊的侗族鼓楼矗立在村落中央,平坦的广场连接起蜿蜒曲折的乡间小路;

青砖灰瓦的遵义会址肃立于老城街巷,鲜红的党旗映照着络绎不绝的足迹。

作为多民族聚居大省和中国革命的转折地,贵州不仅拥有独特的传统村落文化,也是底色鲜明的红色资源集聚地。近年来,贵州省文物系统立足优势,绵绵用力,传统村落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守护文化根脉 筑牢传统村落保护基石

贵州省有75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其中398个传统村落分布有文物共计990处(点),涵盖了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类别,历史文化价值突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传统村落中星罗棋布,与村民的历史、生活融为一体,以活态方式传承着贵州多民族文化根脉,延续山地农耕文明的古老智慧。

为全面摸清“家底”,2022年,贵州组织开展贵州省传统村落文物资源调查,掌握72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中文物的数量、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并进行分类和评估,准确判断保护方向,科学制定保护措施,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水平,为后续做好文物保护和展示利用工作提供准确翔实的基础数据。编制保护方案,消除隐患和险情。

近年来,贵州省持续加大对传统村落各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投入,重点推进松桃寨英村古建筑群、鲍家屯水利工程、江口云舍村古建筑群等文物保护修缮工程。2022年,先后实施《寨英村古建筑群文物保护规划》《鲍家屯水利工程文物保护规划》。2025年,争取到两笔中央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分别用于实施云山屯古建筑群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和兴义南龙村古建筑群保护修缮工程。

赓续红色基因 深挖革命精神时代价值

贵州大地红色资源分布点多面广,2000多处革命遗址散落在黔山贵水间,见证着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贵州省文物局抢抓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支持贵州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政策机遇,推动全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取得明显成效。

贵州将革命文物保护纳入巡视巡察范围,建立省市两级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工作联席会议,成立省重点红色纪念场馆管理委员会,将首批25个重点红色纪念场馆纳入管理,推进遵义会议纪念馆等重点红色纪念场馆提级归口管理,建立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专家委员会,设立省级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专项资金。2021年、2023年,贵州省先后公布两批革命文物名录,77个县入选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县。2018年至2023年5月,国家、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共支持革命文物保护修缮、展示利用、预防性保护、环境整治、安全防护、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等项目206个。2025年1月1日,《贵州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传承条例》正式实施,进一步健全分级保护责任体系。

优化遵义会议纪念馆等10个重要红色纪念场馆展示展陈。构建以贵州长征干部学院和遵义干部学院带头的红色教育培训体系,各地以“开学第一课”、红色主题讲座、红色经典诵读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创造性打造“红飘带”、《伟大转折》剧目,形成了呈现长征文化的“双子星”、文化旅游科技融合的新样板,推出电视剧《伟大的转折》等文艺作品,让红色文化得到广泛认可和传播。

长征文物保护利用是贵州红色文物保护利用的重点工作之一。长征时期,红军足迹遍及贵州省9个市(州)60多个县(市、区),强渡乌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等经典战例数不胜数,留下750余处长征遗迹。2021年,贵州颁布全国首个涉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地方性法规《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近年来,贵州持续全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1+3+8”标志性项目体系建设,实施遵义会议会址周边环境整治及展陈提升,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以长征纪念馆为核心的长征纪念小镇,红二、红六军团长征贵州纪念园,四渡赤水集中展示带,遵义战役纪念园,贵州长征文物保护修缮工程,《伟大转折》演艺综合体,“重走长征路”研培体验工程等重点项目。

image.png

文旅融合赋能 “多彩贵州”在乡村启航

承载着乡村记忆与民族风情的古村老寨,见证了红色征程与英雄故事的革命旧址,这些跨越时空的文化遗存为贵州的乡村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

目前,贵州共有46个中国传统村落重点发展旅游业,并取得积极成效,8个村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50个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和民族特色村寨融合示范点中,有20个传统村落入选。以西江千户苗寨为核心的西江景区荣获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江口县云舍村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依托梵净山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精品民宿、特色餐饮等特色产业,吸引了大量游客。

各级各类红色文化专题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以革命旧址为重点的原址展示和复原陈列构成了贵州省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展示矩阵。贵州持续提升全省博物馆展览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建设全省博物馆“云展览”平台。推出“百年征程贵州故事文物文献展”等建党百年精品展,其中遵义会议纪念馆“伟大的历程——中国共产党是这样走向胜利的大型历史图片全国巡展”,四渡赤水纪念馆“艰苦历程——革命烽火中的红军医院”展,红二、红六军团长征贵州纪念馆“红二、红六军团长征陈列展览”等展览入选中央宣传部、国家文物局联合推介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

在充分调查全省红色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整理和分类,打造和推出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同时结合贵州省红色资源特色,突出长征主题,推出长征旅游精品线路,“红旅融合”的大道越走越宽。2024年,“四渡赤水·醉美遵义”主题游径广受欢迎,这条串联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旧址、茅台镇的线路,将历史场景与实景演艺、数字技术融合,全年吸引研学团32.8万人次,短视频传播量破亿。“百名讲解员讲百年党史”“重走长征路”研培体验等系列活动与23个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紧密结合,长征历史步道、红军村、优秀红色讲解员和红色课程等精品迭出。红色旅游逐渐成为吸引游客远道而来的“特色名片”。2024年,仅遵义会议纪念馆的游客接待量就超过900万人次。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博物馆将策划推出一系列精品展览与纪念活动,传承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壮阔诗篇,在贵州传统村落、革命旧址的保护传承工作中有了新的时代诠释。未来,贵州将继续探索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伟大实践,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踏歌而行。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32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