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飘带——探索神秘海域 邂逅丝路遗珍”是保利美高梅博物馆向观众奉献的第一个展览,于2024年11月与观众见面。本次展览献礼澳门回归25周年,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脉络展现澳门与祖国的深厚联系,也是各方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人文交流,服务大湾区繁荣发展成果的具体呈现。
展览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保利集团指导,保利艺术博物馆主办。展览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以海洋考古为线索,旨在带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一起探索海上丝绸之路的过去、当下和未来。来自中国、意大利、法国的专家组成联合团队策展,展出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出水文物、丝织品、香料等文物及艺术品184组228件。
展览采取文物与当代艺术并重的指导原则,以国际化的策展理念结合创新科技的呈现方式,实现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有机结合。
一场时空穿越之旅
澳门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此次展览以水下考古为线索,通过沉船考古、出水文物、古港遗迹,用文物诉说中国海上贸易的昔日景象,并呈现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成果,全方位展示海上丝绸之路对全球文明多元融合的深远影响。
展览以时间为脉络,熔铸古今、汇通中外,共分为季风、文脉、交织、联结四个主题空间,分别展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影响和展望。
第一空间“季风”展区,以宏观视角,讲述人类从敬畏海洋、了解海洋到利用海洋并开启航海探索世界的过程。通过海洋文明发展的历史时间线进行串联,展现不同历史时期海上文化的发展带给人们生活的变化,构建出一幅幅海上丝绸之路的鲜活景象。
第二空间“文脉”展区,以水下考古为线索,以文物为展示重点,从考古视角勾勒出海上丝绸之路的面貌,通过沉船、出水文物、古港遗迹,将海丝历史直观呈现出来,用文物诉说中国海上贸易的昔日景象,见证水下封存的古老历史。
第三空间“交织”展区,从商品贸易、开拓使者、文化遗产、移民浪潮等方面,展现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成果,全方位展示海上丝绸之路对全球文明多元汇聚的深远影响。
第四空间“联结”展区,聚焦现在,展望未来,通过摄影作品、艺术家创作、装置艺术品等多种方式,探寻新时代人类对海洋的保护与探索。随着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条蓝色的飘带上重新被唤醒。
展览汇集了自元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反映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珍贵文物,包括瓷器、金银器和香料等。这些展品不仅展现了海上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繁荣景象,同时也凸显了中国内地与中国澳门在海洋贸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一段多元文化之旅
作为多元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平台,博物馆邀请了国际知名艺术家参与展览创作,汲取中西文化之精华,使整个展览达到“中西合璧、古今交融、虚实结合、现代科技”的艺术呈现。
展览展现了多元文化和古今交融的景象。博物馆通过饱含情怀的文化叙事、灵活可变的布局空间、科技赋能的艺术互动、材料的文化与美学表达、先进的文物保护与展陈技术等多个亮点,让现代设计赋能传统非遗工艺,在光影与虚实交织间,激发观众的艺术感知与创意探索,构建全球多元文化对话的桥梁。
博物馆的空间设计通过现代建筑语言赋能中国传统非遗工艺,展厅廊柱匠心呈现景泰蓝掐丝珐琅工艺与中式斗拱智慧,并结合“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文物与艺术元素,重构文物及空间叙事,彰显历史价值,衬托文化底蕴。
博物馆整体空间不再是静止的容器,而是流动的艺术载体。博物馆的展览布局通过藻井轨道顶结构、可移动LED屏和活动展板,具备高度灵活性,能够满足不同展览的需求。模块化的可变布局赋予空间无限可能,打破了固定边界,创造出多维的艺术空间,成为历史与当代艺术的全新演绎,激发观众的艺术感知与创意探索。
(保利美高梅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