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辽宁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推进会议在沈阳召开。
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的决策部署,落实全国“四普”调训会议精神,深入推进辽宁省“四普”工作取得扎实进展,交流《辽宁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有关工作要求》《辽宁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技术保障工作现状与下一阶段计划》及地方“四普”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会议指出,在国家四普办大力支持和辽宁省“四普”领导小组统筹指挥下,辽宁各级普查办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截至3月10日,已完成全省24115处三普不可移动文物中的23985处复查工作,完成率达到99.46%,新发现1462处。
会议强调,实地调查进入关键时期,要认清形势,担好使命,把握时间节点,全面履行组织和督导责任,高质量完成普查。要对标先进,迎头赶上,加大新发现力度,与各行业部门协调联动,实现遗产名录和管理使用文物全调查。强力推进重点领域调查,深入开展专项调查。做好普查质量控制,提升外业信息采集质量及内业信息录入效率,有序开展数据审核。要精准推进消失文物核准工作,秉持“决不弄虚作假,决不隐瞒不报”的原则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思路,实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点的地毯式排查。严格把握消失文物认定标准,明确消失文物判断依据,找准消失原因,分类逐一研判,有序移交线索。加强普查成果的展示与宣传交流,突出融合报道,完善报送机制,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加文保编制,扩充专职工作队伍。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处室、省四普办相关工作组,各市文物局局长、分管负责同志及业务骨干等50余人参加会议。 (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