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文物系统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严格落实文物安全责任,抓落实、补短板、见实效。“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文物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查处山西华鹿阳坡泉煤矿有限公司擅自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罗圈堡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施工建设案”获评2024年度全国文物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十佳案卷,以案促改,规范文物行政执法,严肃查处文物违法行为,在构建监管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全力守牢文物安全红线底线。
针对忻州市河曲县明长城古堡内未经审批新建民宿的问题,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诚恳接受监督,第一时间作出安排部署,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标准、最有力的措施开展问题核查整改。河曲县成立由党政班子成员担任组长的4个专项整改工作小组,负责堡内建筑和传统村落风貌恢复、堡墙修缮等工作,锚定问题、强化措施、挂图作战。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按照“日报告、日推进”工作机制亲自调度、督促推进整改工作,及时汇报整改情况,切实推动问题高质高效整改。
整改工作开展以来,河曲县采取最严格的标准、最有效的举措,对标对表全面推动整改任务落实,推动文物违法案件闭环处置,以更有力的协同机制、更完善的闭环,推动条抓块保更有力、投入保障更完善、保护开发更科学,确保文物保护见行见效。
建立部门联动执法机制。河曲县机构改革后,由河曲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统一行使文化旅游(文物)领域行政执法职责。2023年8月,河曲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根据县文物部门移交的线索到达现场进行检查,发现山西华鹿阳坡泉煤矿有限公司未取得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楼子营镇罗圈堡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该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案过程中,河曲县文物局和综合行政执法局相互协同配合,严格执法办案流程,案件得到了依法依规处理。
全力推进整改任务落实。按照忻州市委、市政府有关整改落实意见,聚焦五方面问题,针对性采取措施。针对罗圈堡内新建民宿问题,对堡内新建的16座民宿中的4座进行整体拆除,剩余建筑全部由二层拆为一层,堡内总建筑面积控制在5000平方米以内,并完成传统村落风貌恢复、窑形屋面砌筑和外立面涂色等风貌改造。针对罗圈堡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设施农业问题,拆除不协调的农业设施面积29.5亩并恢复耕地。针对堡墙未批先修问题,由专业公司对东墙、南墙、西墙、北墙内外侧进行夯补修缮,完成新夯补墙面顶部切面以及散水处理等工程。针对擅自复建南堡门问题,按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完成南墙豁口两侧及内外侧墙体的夯补修缮。针对罗圈堡北侧墙体豁口问题,按照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完成北墙豁口及两侧内外墙体的夯补修缮。
整改过程中,河曲县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聘请专业团队,编制了《罗圈堡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整改方案》《河曲县楼子营镇罗圈堡——堡墙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等,多次组织省市文物、住建等部门专家进行研判论证,特别是聘请土城墙修缮经验丰富的专家对堡墙修缮进行了专业指导,最大限度保持原有风貌和历史“沧桑感”。
目前,涉及罗圈堡乡村振兴项目需要审批的事项均已按程序获得批复,所有问题均按要求完成整改并行政处罚到位,纪检监察部门依法依纪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追责问责。
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坚持常态与长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力度,全面提升文物保护水平。强化制度建设。河曲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文物(长城)安全责任书》,河曲县文物局与各乡镇、所涉村委会、文保员签订《文物(长城)保护员安全责任书》,形成了全县文物(长城)保护的四级网络体系,健全文物安全执法巡查机制。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执法部门通力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持续加大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巡查力度。出台《推动新时代河曲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题,作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出台《河曲县文物安全责任制实施意见》《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制进一步明确文物安全保护责任人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具体责任人履行文物保护工作的职责责任,并在县政府网站进行公告公示,在文物保护单位悬挂保护责任牌,通过层层传导压力,明确人员责任,倒逼思想认识和保护意识提升,增强全县各级干部文物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在基本建设、乡村振兴、农田建设、土地征占、村集体用地项目中严格规范项目用地考古前置和行政审批手续。2024年以来完成项目用地文物核查33宗、考古调查21宗,完成考古勘探11宗,上报考古发掘1宗。强化资金投入。将文物保护资金300万元、长城专项保护经费50万元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提高基层文物保护员报酬待遇,由原每天10元提高到每天20元,同时配发专用服装和巡查用具,并进行业务培训,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强化工作力量。为河曲县文物局增加2名行政编制,河曲县文物保护所增加4名事业编制,公开招录专业人员2名,招募长城爱好者6名,定向培养文物全科人才3名,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力量。强化技术支撑。实施长城及附属文物安全监控平台建设项目,利用通信铁塔安设电子摄像探头进行远程监控,配备无人机对长城遗址遗迹进行全覆盖监测巡逻,实现对长城重要点段全天候、全覆盖监测预警。
文物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河曲县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做好文物工作的责任重大。下一步,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秉持“负责任、动脑筋、讲良心”的工作要求,坚决扛起整改重大政治责任,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使命感,高标准、高质量持续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促进全县文物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