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遗产 弘扬工匠精神 上海举办2025年全市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记者 翟如月

本报讯  记者翟如月报道  3月26日至27日,“保护文化遗产 弘扬工匠精神”2025年上海市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行启动仪式,本次大赛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主办,上海市博物馆协会承办,上海博物馆协办。这是上海首次在全市范围内举办展示文物修复技艺的重大赛事,旨在为上海文物修复工作者搭建一个展示技能、交流经验、切磋学习的平台,并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扩大文物修复技艺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参与度,推动上海地区文物修复水平提升。

大赛得到全市文物保护修复专业人员和相关专业院校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共收到来自13家文博单位和相关院校共计34人报名,经专家遴选,22位选手获参赛资格。选手队伍里,有来自全市文博单位从事文保修复工作的专业人员,也有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师生,既有文物修复领域的中坚力量,也有文保事业发展的未来希望。大赛设金属文物修复、陶瓷文物修复、纸张书画文物修复三个组别,采用“理论+实操”考核模式,理论笔试占比20%,实操环节占比80%。赛场上,“文物医生”们同台竞技,切磋技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文物病害分析、修复方案制定与实施,全面检验应变能力与技艺精度。

image.png

image.png

本次比赛场地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文物保护修复体验馆,普通市民观众在赛程期间,可以通过落地玻璃窗近距离、全过程现场观摩比赛实况,直观感受修复师们最真实的工作状态。

比赛评委团由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多家单位共9位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经评委们认真评审,严格把关,最终在三个组别中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文物修复工作是延续文明血脉、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举措。上海地区文博相关单位历经多年探索和积累,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各有专长的文物修复与复制技艺体系,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文物修复人才。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上海博物馆张珮琛、杨蕴分别入选“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古陶瓷修复技艺”传承人。

据了解,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博物馆藏品总量达226万件/套,馆藏珍贵文物24万件/套,对文物修复专业人才的需求比较大,随着文物保护专业学科地位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相关专业,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都开设有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科建设不断加强,为高层次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培养添砖加瓦。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45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