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是国家历史的重要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波澜壮阔历史进程中,涌现出无数先烈英模,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竖起一座座不朽的历史丰碑。1月28日,武汉革命博物馆主办的“信仰铸忠魂——中国共产党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员专题展”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正式开展。
弘扬英雄精神 缅怀英雄事迹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谱系中,英雄是最醒目的标识。“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日益成为社会风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纪委前身)。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10名成员中有8人先后英勇牺牲,无一人背叛革命,用信仰与忠诚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他们非凡壮丽的革命生涯,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为理想信念矢志奋斗的光辉缩影。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永不褪色的英雄史诗。
在首届中央监委诞生地举办专题展览,再现首届中央监委成员的革命足迹,展示他们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彰显其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高尚品格,是对他们最好的缅怀与纪念。
完善展览结构 充实展览内容
本展览是对原“用生命诠释忠诚——中国共产党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生平展”的全新升级。展览分为“监督执纪里程碑”“用生命诠释忠诚”“高山仰止 丰碑永存”三部分。
“用生命诠释忠诚”部分采用原先结构,展示首届中央监委10位成员的革命经历。为铭记中央监委成员的历史功绩,充分体现展览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展览新增“监督执纪里程碑”和“高山仰止 丰碑永存”两部分内容。
“监督执纪里程碑”部分,主要展示首届中央监委成立的背景、开展的工作、机构终止的原因,突出它在党的纪律建设历史上里程碑的作用。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是党在革命斗争形势严峻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为巩固党的一致及权威”,加强组织建设作出的重要探索,是严明政治纪律、强化党内监督的组织和制度保障。首届中央监委成立后,先后办理了处分包惠僧、萧人鹄、陈九鼎案,研究了彭习梅恢复党籍问题,并实事求是地处理了王基永的问题。1927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央通告第廿六号——关于监察委员会的问题》,指出:“主席王荷波同志及委员张佐成萧石月杨培森等同志之被难”,中央监察委员会无法行使职权,故“监察委员会之存废问题须在第六次全国大会解决”。1928年6月,中共六大根据决定取消中央监察委员会,选举产生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央审查委员会,履行党内监督的部分职责。因革命形势变化,首届中央监委存续时间虽然不长,但它是中国共产党有专门机构、有党规可依、有制度设计,规范性地开展监督执纪工作的里程碑。
“高山仰止 丰碑永存”主要展示后世对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员的各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8位牺牲的中央监委成员先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为传承和弘扬烈士精神,王荷波纪念馆、杨匏安旧居陈列馆、许白昊烈士纪念馆等相继成立。此外,各种纪念首届监委成员的书籍也相继出版,如《铁血忠魂王荷波——从工人领袖到监委主席》《杨匏安——从博学书生到人民英烈》《鹃血忠魂——许白昊》《“铸剑”先驱蔡以忱》等。武汉革命博物馆将革命先烈的事迹融入时代精神,激励人们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挖掘珍贵史料 还原历史细节
“信仰铸忠魂”展览共展出历史图片200余幅,实物30件(套)。为真实呈现首届中央监委10位成员的生平细节,策展团队通过资料征集和史料研究,新发掘30余件史料,均在展览中首次展出。如王荷波的《共产国际五大登记表》,清楚记录了他的年龄、职业、职务、入党时间和参加革命活动的履历。许白昊与项英、郑覆他给中央的联名信,清晰记录了1928年1月即许白昊在牺牲前一个月仍心系即将召开的中共六大,提议党中央在中共六大召开前征求各地意见。
萧石月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的档案中,亲笔写下因信仰不同与日后成为国民党中常委的三哥萧同兹走上不同革命道路的过程。蔡以忱1927年为湖北省第七小学创作的校歌,饱含革命情怀,“红日东升,革命青年,爱惜革命光阴。日常学问,在革命旗帜下,以求友声。求自由,求平等,要奋斗,要牺牲……”这些史料不仅丰富了展览内容,也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
设计艺术装置 满足观感需求
为使展览满足多层次观感需求,策展团队设计了不同风格的艺术装置。结合首届中央监委成员的出身和经历,策展团队设计的10幅全身铅笔画跟展厅中的展板形成强烈视觉冲击,从而使监委形象更为立体。
为进一步升华展览主题,策展团队在尾厅特别打造一项艺术装置,使其成为既有颜值又有价值的闪光打卡点。该装置是一面书写着“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的红墙。观众参观完展览,可以在此打卡拍照。此外,展览在结尾处还设置网上祭扫展项,让观众在参观中缅怀革命英烈,重温党的光辉历程,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积极宣传推广 扩大社会影响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我们充分发挥红色场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信仰铸忠魂”开展以来,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大量观众走进展厅,接受红色精神洗礼。
展览运用数字化技术,及时开发网上展厅。专题数字展览采用720度激光采集技术,全景呈现实体展览内容。观众通过武汉革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入全景展馆,“零距离”感受“沉浸式”观展体验。
稳步推进省内外巡回展览。“信仰铸忠魂”先后被引进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陈云纪念馆和南京雨花台纪念馆展出。2023年9月,该展览走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激发大学生从党史英雄模范中汲取爱国主义精神,构筑民族脊梁。此外,微信公众号上还推出“首届中央监委成员巡礼”栏目,详细介绍首届中央监委10名成员的光辉革命事迹,让红色血脉赓续传承。
线上线下结合 打造红色品牌
配合“信仰铸忠魂”展览,武汉革命博物馆先后推出“我在红巷讲党史”文艺宣讲、沉浸式思政课《监委主席——王荷波》、“红巷苗苗故事汇”、线上直播等多场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社教活动。
依托展览创作出品的沉浸式思政课《监委主席——王荷波》,将“文博”和“文艺”有机结合,通过解说与演出穿插结合的方式艺术再现了党的纪检先驱忠于信仰、不怕牺牲、打铁还须自身硬的革命精神。
为增强青少年弘扬红色文化和传承革命精神的意识,武汉革命博物馆打造了“红巷苗苗故事汇”精品社教项目,线下线上同步推出《一腔忠义掩昆仑——蔡以忱》《监委主席——王荷波》等多个廉政故事。
武汉革命博物馆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展览,进一步传承英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用智慧和汗水打拼出更加美好的中国,书写新时代的英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