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之光——江西省博物馆藏元吉州窑瓷器鉴赏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万水标

江西吉安古称“庐陵”(元代改名“吉安”),素为望郡,不仅有欧阳修、杨万里等一众英才,还有吉州窑瓷闻名世界。

吉州窑在造型、彩绘、釉色上独树一帜,为中国各类瓷器谱系中一个重要的品类。大家比较熟悉吉州窑的黑釉、青釉、乳白釉等经典作品,尤以天目釉瓷产品著称,“木叶天目”和“剪纸贴花天目”饮誉中外。其实,吉州窑的白釉彩绘瓷类也很有名,本来吉州窑在白釉彩绘瓷系对磁州窑的彩绘工艺有所继承,但磁州窑的白釉彩绘瓷系产品为釉上彩绘,虽然吉州窑白釉彩绘瓷系产品也有釉上彩绘,但它吸收了长沙窑的釉下彩绘工艺,现在存世的吉州窑白釉彩绘瓷系产品有不少釉下彩绘瓷,其中也有釉彩纹饰。

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瓷器珍品中,吉州窑瓷器是一大亮点。本文遴选数件元代白釉彩绘瓷精品加以鉴赏。

元代吉州窑釉下彩绘开光折枝梅纹盖罐(图1)

image.png

这件精美的器物通高10.8厘米,口径9.9厘米,足径7.6厘米。该罐整体如小鼓,罐盖子母口,造型规整,继承了北方定窑的风格。胎色灰白不坚致。盖破补,盖口磕,罐磕缺多处。

image.png

盖顶微隆(图2),盖沿短直,施褐色弦纹不等间距三至四道。盖面杂绘梅竹纹,画风粗犷、写意,画面较满,但却充满生趣,极富民间喜乐的天真趣味。

image.png

桶形腹(图3),微鼓,矮圈,平底。罐内壁有明显的旋轮纹痕;外腹偏上主圈以两个不完全封闭的对称开光为装饰主图,其内各绘一折枝梅。开光外为海水波涛纹,口沿下,主圈以下胫部,各施不等间距弦纹数道。画风也很粗犷,气韵疏朗,天真有趣。

1972年出土于江西省吉安市永和镇青原山。1995年6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认为此器为吉州窑典型器形,“纹饰优美”,并确认为一级文物。

元吉州窑釉下彩绘莲荷双鱼纹盆(图4、5)

image.png

image.png

1980年于江西吉安永和镇吉州窑窑址出土。1995年6月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确认为一级文物。

该器口径25.3厘米,高6.7厘米,底径14.6厘米。为盛水器,直口,方唇,浅弧厚腹下收,矮圈足露胎,呈灰白色,施白釉,全器纹饰用褐彩勾绘,内腹与内底用三弦纹相隔。内壁满彩绘一周缠枝莲荷花纹,内底宽平,彩绘同向双鱼戏水纹,鱼尾上翘,口吐着水泡,表现得活灵活现,给人以静中有动的感觉。外口沿彩绘一周粗弦纹,外腹随意地画了三棵卷草,外圈足露胎呈灰白色。其花蕊采用剔釉手法装饰,剔釉留白处娴熟纤细,色彩绚丽。

器身装饰画面繁复不乱,线条粗犷、笔力苍劲,为水墨画风格,形象逼真、动感,极具民间气息。鱼纹是吉州窑器上常见的装饰图案,也是宋代瓷品中常见的装饰图样之一。

元吉州窑彩绘秋葵纹折沿盆(图6)

image.png

折沿盆高6.7厘米,口径25.3厘米,足径14.6厘米,器型较大。弧腹壁,内底平坦,圈足。内外壁饰虎皮斑,内底开光内饰一折枝五瓣秋葵,叶片窄长,刻线为脉。图案写实,描绘工整,用笔细腻。此器的特色为窑变花釉与褐色彩绘同施于一器上,装饰效果强烈,为吉州窑罕见之珍品。

1980年于江西吉安永和镇吉州窑窑址出土。1995年6月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确认为一级文物。

该盆窑变花釉与褐色彩绘同施于一器上,装饰效果强烈,为吉州窑罕见的珍品。

元吉州窑彩绘水波花卉纹枕(图7、8)

image.png

image.png

瓷枕纵10.4厘米,横21.8厘米,高8.9厘米。为长方形,以白地褐彩装饰,四面饰长方形开光,内绘对称水波和折枝花卉,两头正方形开光,内绘花卉纹。其造型端庄,纹饰纤细,美观大方,为元代吉州窑罕见之珍品。边磕多处,枕面有多条裂纹。

1980年于江西吉安永和镇吉州窑窑址出土。1995年6月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确认为一级文物。

元吉州窑彩绘海涛纹三足炉(图9)

image.png

三足炉高9.4厘米,口径12.1厘米。炉作圆形,敞口,唇外凸,短颈,鼓腹,腹下置三乳状足。全器纹饰优美繁缛,分为四组:第一组口部饰连环“S”纹,第二组颈部饰粗细弦纹五道,第三组腹部主题为海涛纹,第四组为三足间以开光形式衬以三朵螺旋纹菊花。足内收,外呈黑色,内呈白色,全器为白地褐彩,全器施白釉,器内无釉,有明显的旋削弦纹。

1977年文物商店在江西省清江县(今樟树市)收购。1995年6月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确认为一级文物。

吉州窑烧瓷始于晚唐,盛于两宋,衰于元末,因地命名,当时永和为东昌县治,故又名东昌窑、永和窑。以上瓷器虽然烧成于元代由盛转衰期,但由于其前后数百年的烧造历史,以及拥有众多的名工巧匠,对北方各窑和长沙窑经验兼收并蓄,并将吉州本土人文情趣用于瓷器装饰上,所以纹饰优美,被称为珍品。同时,吉州窑是当时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民窑,它具有浓厚的民间本土风格与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特色,这也是其纹饰优美、广受民间喜爱的原因。

吉州窑将中原(定窑、磁州窑)的制瓷工艺、长沙窑的制瓷工艺以及自己丰富的独创烧瓷经验熔于一炉,出现了许多名工巧匠。它的经验和名工巧匠后来星散各地,对江西地区瓷业、包括景德镇的瓷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30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