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遗址里遇见美好生活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记者 徐秀丽

新增19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国已建设13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及立项单位,三星堆、石峁、殷墟、萨拉乌苏、铜绿山、七个星佛寺、苏家垄等一批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全国已有约170家遗址博物馆,其中21家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近日,记者在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十四五”以来,大遗址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配套设施持续改善,成为文化传播、文明传承的重要阵地。

加大考古研究 大遗址“探”得更广

考古研究是大遗址保护利用的基础。随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持续推进,大遗址考古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江苏以寺墩、扬州城等大遗址为中心,着力廓清大遗址价值内涵,推进健全完善江苏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与年代标尺,探‘江苏文明’之源,答‘何以中国’之问。”江苏省文物局局长拾峰介绍,“十四五”以来,江苏对扬州城遗址、鸿山墓群、徐州楚王山汉墓等15处大遗址开展24项主动性发掘或调查勘探。同时,持续推进考古前置机制建立健全,加强大遗址周边区域考古,徐州小孤山汉代横穴式崖洞墓、驮篮山汉楚王陵陪葬墓、明故宫皇城东墙和洪武时期西墙基址等大遗址周边的考古新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大遗址内涵。

作为文物大省,陕西针对石峁、周原遗址、秦雍城、西汉帝陵、秦始皇陵、汉长安城、长城营堡等13大遗址开展了50余项主动性考古发掘。

“石峁遗址考古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资料,清平堡遗址长城考古实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汉文帝霸陵考古纠正了历史文献的失误,确定了陵位及其规模、布局和内涵。”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马宝收说。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我国已有224项大遗址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有序实施,泥河湾、上山、二里头、殷墟、三星堆等一批大遗址考古取得新发现,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与农业起源、早期国家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等重大课题多点突破,成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项目的学术重点和亮点,进一步丰富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内涵。

image.png

金沙、栎阳城、平粮台、青龙镇、海龙囤、隋唐洛阳城含嘉仓、运河板闸、良渚瑶山(英文版)等考古报告出版,为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提供学术支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深度参与殷墟博物馆和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北京箭扣长城保护修缮中坚持考古先行,秦始皇帝陵俑坑发掘成为遗址重要展示内容,考古工作贯穿于大遗址保护利用始终。

多方同向发力 大遗址“保”得更好

国家文物局制订、修订《大遗址利用导则(试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中央有关部委持续关注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在项目安排、经费支持、用地保障、执法督查等方面加大协同力度。各地积极出台法规政策,先后出台或修订成都、蚌埠大遗址保护条例,蜀道、三星堆、仰韶、红山等遗址保护条例,大遗址保护法规制度体系日益完善。

环境风貌是遗址赖以存在的重要条件。风雨仓、夏季仓、冬季仓,共同构成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首座多场耦合实验室——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多场耦合实验室,建筑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体量巨大,仓内可模拟出零下30℃到60℃的温度、10%至90%相对湿度,以及风、雨、雪、日照等各个地区一年四季的气候条件,实验室2020年底正式投入使用以来,持续产出新成果。

隋唐洛阳城,以考古资料为支撑,开展土遗址病害和安全监测项目,并实施了定鼎门、天街、应天门、天堂、明堂、九州池等保护展示工程,打通了纵贯外城、皇城、宫城的中轴线,阐释了雄伟宏大的王都气象。

“在牛河梁、偃师商城等遗址,运用高精度滤波测绘等科技手段,加强大遗址考古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为从宏观层面了解大遗址区域环境、遗址结构、遗迹分布等多维度信息,实现‘大遗址一张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参与大遗址保护工作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凌明介绍。

近年来,御窑厂、万寿岩、明中都、郑州商城等遗址本体保护加大,新疆石窟寺石刻和古遗址古墓葬保护整体实施,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蜀道等线性大遗址重要点段保护项目持续开展。盘龙城、辽上京、郑韩故城等一批大遗址周边环境风貌持续改善,营造了良好的历史氛围。

“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等重大课题,土遗址修复集成材料、集成技术研发,“气候变化对我国考古遗址的影响前期研究”等取得阶段性进展,“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潮湿环境下考古现场史前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等成功应用,河南省文物局新增设立“大遗址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科研基地”,数字化监测、遥感监测、无人机巡护等技术不断普及。大遗址保护正在从抢救性向预防性、主动性加速转变。

西夏陵、景德镇御窑厂、三星堆、金沙等大遗址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成为宣传展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文化标识。江西景德镇依托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吸引了上万国际“洋景漂”研艺创业,让中国陶瓷艺术和陶瓷文化成为国际热点。大遗址保护利用模式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与认可,二里头遗址博物馆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3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长城保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中国援助孟加拉国耐特什瓦考古遗址公园项目纳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经验。

创新融合发展 大遗址“用”得更活

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城区高度重合叠压,政府部门对如何做到郑州商城保护与城市发展互利共赢,进行了多年探索。

“河南坚持规划引领,点、线、面相结合的保护方式,实施了东城墙、南城墙、东南角、西南角和顺河路宫殿区的保护展示项目,建成开放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慧明介绍,目前正在实施商都亳巷片区、塔湾片区、夕阳楼片区等文旅融合项目,发挥大遗址名片带动作用,充分释放国家中心城市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浙江通过嘉兴子城、临安吴越国王陵、杭州德寿宫等城市型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不断在文脉织补、文旅产业输出、城市品牌宣介等方面探索与城市协调发展、有机融合的经验,营造城市历史与现代、文化与产业时空交叠的公共文化空间,充分发挥其在当下城市更新中的内驱动力。

走西风古道、望汉家陵阙,作为陕西“大汉文化主题游径” 重要组成板块的秦汉新城“大汉紫道”,坚持“保护为先”理念和“不拆、不建、不挖”原则,按照“汉遗址+汉文化+文物主题游径+文化IP”规划思路,以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为主,构建探寻帝陵遗址厚重历史、体验黄土台塬田野风光、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研学游线,交互式带动乡村振兴的多元特色文旅廊道。

马宝收说,目前秦咸阳城六号宫殿保护展示方案正在编制中,为西汉帝陵保护,改善遗址周边环境和基础设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新疆,北庭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并有序开放,苏巴什佛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正加紧推进,交河故城、卓尔库特古城、达勒特古城3处自治区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高标准启动。“9处大遗址全面对外开放展示并迈向新质发展方向,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在春风化雨润择人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李强表示。

服务提质增效 大遗址融入生活

明晰的标识导览,优质的讲解服务,新颖的智慧展示……近年来,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标识系统建设不断完善,让观众参观体验更加便捷舒适。

2023年,11家遗址公园开展考古遗迹阐释展示工程,钓鱼城开展九口锅摩崖石刻文物保护展示项目前期研究,进行文字识读再现。甑皮岩遗址博物馆等根据考古研究开展博物馆展陈提升,改善展示条件,增补展示与阐释内容,提升参观体验水平。

金龙翻舞、活灵活现,一群活力四射的孩子以《龙行龘龘》舞出了龙腾虎跃的精神、新时代少年的风采;玉琢华章,溯源文明,悠扬婉转的歌曲《玉见凌家滩》、恢宏壮观的舞蹈《梦回凌家滩》,用艺术语言将凌家滩文明的绝代风华娓娓道来。

今年5月,在第五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上,古老与时尚在这里交融,历史与现代在这里“重逢”。文创市集聚了周口店、金沙、西夏陵、安吉古城等30余个创意妙趣的考古遗址公园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大放异彩,市民、游客在感受历史、沉浸科技的同时,也忍不住“淘”点心仪文创产品。

在元宇宙世界中复现的千余年前张家港黄泗浦“帆浆如帜、商旅辐辏”的盛景与辉煌,让观众流连忘返。“折叠黄泗浦”考古遗址元宇宙,将考古遗址与元宇宙技术相结合,综合运用AR沉浸式实景游戏、MR交互式文物导览、VR国风沉浸式互动、XR跨平台数字人讲解等多种技术手段,从而实现“考古+元宇宙”的结合,将大遗址的研究阐释推向无限的元宇宙空间,让观众沉浸式体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金沙太阳节”已成为成都春节期间的文化盛会,实现了遗址公园与城市一体共融发展,金沙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后接待观众达数千万人次。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何振华介绍,三星堆、邛窑、宝墩、城坝、罗家坝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带动道路交通、文旅设施等关联项目实施,美化了乡村环境,促进了乡村旅游和产业发展,让属地居民在大遗址保护利用过程中得到了实惠。

据统计,2023年55家遗址公园共开展社会活动3667项,同比增长2701次。活动类型多样,研学、展览、专题讲座和论坛等活动明显增多。遗址公园组织研学游活动1501次,组织展览活动306次,组织学校第二课堂活动376次。考古遗址公园的研究、教育和游憩功能日益突出,到大遗址去,日渐融入人民的生活。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41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