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考古文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张颖岚

当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考古、博物馆等工作领域的进一步深化拓展,对专业人才也呈现出旺盛需求,加之考古、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年轻一代对于原本相对冷僻的考古文博类专业心驰神往,使得近年来报考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人数不断攀升。

为及时呼应行业与社会需求,国内高校也在积极蓄势储能。近日,国务院学位办发布了新增学位授权点和授予单位的公示,又有一批高校将增设考古学和文物学专业,成为博士、硕士授予单位,为未来考古文博人才的培养增力赋能。与此同时,已开设考古文博相关专业的高校也在积极思考如何更好地优化完善,以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水平。针对高校考古文博人才的培养,笔者谨此谈几点粗浅看法,以求教诸位方家。

人才培养的目标与面向

文物事业的工作范畴很广,对象也类型丰富,这意味着考古文博单位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多样,也就要求高校培养出的专业人才要“一专多能”,而不是只能仅仅局限于某个特定的研究领域。

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首先是要有“多元化面向”。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相关专业或方向,大体可分为“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等不同类别。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这种分类基本是合理的,可以有利于因材施教、按需培养。但与此同时,针对基层编制较少、专业人员要具有“多面手”的工作能力这种实际需求,高校就要考虑如何实现融通式全科人才培养,以使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很快适应不同工作要求,很好地完成多种目标任务。其次,是要完善“多层次结构”。一般来说,各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博士研究生”侧重于理论研究与科研创新,“本科生”侧重于基础学习与应用实践,“硕士研究生”则作为二者间的过渡与衔接,从而形成一种较为合理的“金字塔型”结构。但是目前来看,个别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数量逐渐在超过本科生的数量,呈现出“橄榄型”结构;部分跨专业考入考古文博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因为在本科阶段没有经过较为系统的专业学习,基础不太牢固与扎实,尽管这些学生也会花费很多时间在专业基础知识的补充上,指导教师也会给予尽可能多的关注与指导,但毕竟学习时间有限,还是有可能影响到最终的培养质量。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适当增加高校本科生的招生数量,适度提高专业本科生推免读研的比例。

在学科建设方面,则要形成“多维度体系”。如前文所述,考古文博专业的行业需求与就业面向非常多,不同高校就要根据自身的学科传统、不同的生源、不同的行业需求等,综合考虑各自的学科发展侧重与优势特长进行规划与建设。本科培养阶段可以更侧重于“全链条”标准化专业基础训练,而对于研究生培养阶段,则可以结合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各自发挥所长,形成多维度的学科建设方向。其次,就是要进一步强调“多学科交叉”。现在一提“多学科交叉”,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文理交叉”,而且往往多聚焦于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考古文博领域的应用。其实,考古文博工作所面对的研究对象复杂多样,就决定了“多学科交叉”不只有“文理交叉”这一种模式,而是要因时、因事、因地制宜的。比如说,在研究古代社会组织形态发展时,考古学就要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交叉,以引入这些学科的理论、方法与研究范式;在研究古代社会的宇宙观时,就要与哲学、宗教学、天文学等进行交叉,引入这些学科的视角、思路与分析方法;在研究古代民族交流融合时,就要与历史地理学、语言学、民族学等进行交叉。以上所述,大多数都是考古学与传统的人文、社科领域的专业进行的交叉。

当然,在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时,不是要把这些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与理论方法灌输给学生,而是要传递给学生一种“学科交叉”的思维方法与研究思路。这样一来,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就不只是停留在对物质层面的认知与描述,而是“透物见人”,更多地关注与思考创造这些“物”的“人”。

对于培养考古文博人才的高校,首先是要探索“多主体办学”的模式。随着近年来的考古文博热,很多高校开始设立了相关专业,但是目前还主要是以公办高校为主。要形成“金字塔型”的人才培养结构,就需要由不同办学主体共同承担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任务。考古文博学科具有传统优势的高校,更多的是要承担起培养拔尖型、示范型、研究型引领人才,并向科研机构和其他高校输出的任务;而一部分新设立考古文博专业的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则可以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入手,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则可以将一部分资源向后者倾斜,以解决基层单位专业人员匮乏、人才结构不合理和行业需求痛点等问题。其次,就是“多模式考核”机制。因为办学主体的多元性和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也就意味着教育主管部门不能采用同一套评估标准考核所有开设考古文博相关专业的高校,而是要针对不同学校的培养模式与任务,采用不同的考核模式进行评估。具有传统优势的高校是要发挥学科建设领军作用的,当然要从教学、科研等不同维度进行高标准、严要求的考核,而对于侧重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校,则可以侧重于人才输出的质量、基层单位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查,以凸显这些学校的优势与特长。

需要处理好的六个关系

“标准”与“特色”的关系

对于学科建设而言,每个高校固然都有自身的学科特色与传统优势,但在考古文博相关专业的本科低年级教学阶段,则要更加强化教学内容、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的标准化、规范化,按照国内高校多年探索形成的共识与模式设计相对统一的培养方案、教学流程,而不能迁就于某个学校已有的师资现状“因人设课”。至于到了本科高年级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则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特色课程,以凸显不同高校的优势方向、学术传统与教师的个人学术兴趣。其实这一点,在以往还是为大部分高校所共同遵循的。但是近年来,随着开设考古文博相关专业的学校不断增加,个别高校有可能会因为缺少师资、经验不足等因素而出现不甚规范之处,这是值得审慎关注的。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考古文博工作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领域,因而,在高校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就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并重。比如说,在考古专业本科学习阶段,办学模式相对成熟的高校往往会安排长达一年的田野考古实习,事实证明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非常强。但是近年来,实践教学环节在个别高校却有可能流于形式,这一方面是因为部分高校实习实训的基础条件不足,还有一方面原因则在于,现在本科学生的就业、升学压力非常大,很多学生在高年级阶段主要是为考研做准备,因而不愿意在实习中投入过多的时间与精力。这就需要高校和行业部门共同思考解决方案,有几种思路:一种就如山东、山西、陕西等省正在实践的“定向培养招生”模式,使本科学生在学习阶段没有毕业择业的后顾之忧;另一种,就是采取“本硕贯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在高校招生时遴选一部分专业意愿明确的优秀生源进入该模式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这一问题。

“博雅”与“专精”的关系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而言。如上文所述,考古文博人才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强化“多学科交叉”,所以在本科培养方案里面就需要多列入一些人文、社科、理工等不同学科门类的通识性课程,以便于学生开拓视野。专业课程则需要通过“标准化”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方案,建构起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体系。目前看来,大部分高校在“专精”培养方面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在“博雅”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有限,过多的通识课程学分要求可能会影响到专业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校内院系间的协同不够,无法很顺畅地共享彼此的课程资源。关于这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解决方案:一是在学校层面鼓励多开设面向全校的开放式通识课程;二是将这些通识课程的学习周期减少,改成低学分的短学期课程;三是在培养方案中列入通识课程的学分选修要求。

“基础”与“应用”的关系

现在偶然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有些文博单位会反馈说,个别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需要。关于这种情况,高校的确需要及时汲取具有建设性的反馈意见,进行人才培养环节的优化完善。不过,学生到考古文博一线工作以后,所面对的具体工作对象往往会与在学校学习的体系化知识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这种现象的产生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此外,我们还需要认识到,高校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的是给予他们科学思维、理论方法、研究范式等方面的学术训练,以及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和知识更新的学习能力。所以,高校还是应当按照自身的学科传统与教学规律开展人才培养,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理论方法的学术训练,而不必过多地迁就于应用层面的一时之需。

“强基”与“拔尖”的关系

如前文所述,本科阶段的学习对于巩固考古文博人才的专业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项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因为显示度不是那么强,个别学校也担心自己花费心力培养出来的优秀本科学生最终却“花落别家”,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这也正是教育部强调“以本为本”(大学应以本科教育为根本)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尽管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学科特色与传统优势,但在考古文博相关专业的本科教学阶段,还是要进一步强化标准化建设,有针对性地设计规范化的培养方案、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为学生筑牢坚实的专业基础,也就有助于未来人才发展的“拔尖造峰”。

“共建”与“共享”的关系

考古文博相关专业是紧密依托行业发展的学科领域。因而,在学科建设、学生培养、就业去向等各个方面,高校与行业间都是一种“共建-共享”的关系。一方面,高校可以采用双导师、兼职教师等方式,通过动态柔性吸纳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作为师资,以提升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与此同时,高校也可以通过为行业内的专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与深造提升的机会,促进文物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行业不仅可以为高校提供实习实训的基础,也可以为高校教师提供科研基础资源,还可以及时反馈行业人才需求,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但是目前来看,因为各自的机构属性、目标、任务不同,高校与行业之间的关系还不是十分紧密,也没有形成非常稳固的常态化合作机制,这是需要在未来加以重视并共同努力提升之处。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22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