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文化新使命 谱写文物考古事业发展新华章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陈国科

甘肃地处中国西北、黄河上游,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是“一带一路”的黄金地段,也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中原文化与西部文化、华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汇地。2023年12月19日召开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文化力量。做好甘肃文物考古和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阐释甘肃文物资源蕴含的时代价值,是践行“第二个结合”、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要求,更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甘肃使命。

深入学习领会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论述,奋力推进甘肃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甘肃文物考古事业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先后有7项考古成果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项入选“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5项获全国“田野考古奖”。出版考古报告和专著60余部,发表简报、论文500余篇,10余部分获“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文化遗产十佳图书”等奖项。同时,积极借助现代科技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文物保护和科技考古成果初显。张家川马家塬墓地发掘现场保护及实验室考古项目获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该墓地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获2022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指南针计划——中国古代车舆价值挖掘与复原研究项目”获“十二五”国家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二等奖。此外,单位先后获得“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先进集体”“甘肃省直文化系统先进单位”“甘肃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先进集体”“省直文博系统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023年,入选“感动甘肃·陇人骄子”集体,获“全省五一劳动奖状”。2024年,出土文物保护团队获第28届“甘肃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继续考古研究和价值阐释,不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深入探寻中华文明起源,充分展现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甘肃厚重的历史文化。

突出独特资源优势。甘肃文物资源禀赋突出,尤其是以彩陶、长城、简牍、石窟寺等为代表的文物资源。已初步构建起新石器—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谱系和年代序列,填补了甘肃历史文化序列的空白,彰显了甘肃作为黄河上游史前人类活动区域的重要地位,见证了甘肃在中华文明起源、融合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考古证实,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就有夏河人、泾川人、武山人等古人类在甘肃活动。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甘肃东部以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等为代表,见证了甘肃地区是中国早期文明起源与传播的重要区域;甘肃西部以齐家文化、西城驿文化、沙井文化等为代表,证实了甘肃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东西文化交流枢纽作用。整个历史时期,甘肃地区成为民族交融互动、丝路文化往来互鉴的关键廊带,留下了以周秦、西戎、五凉、吐谷浑、吐蕃、西夏及长城、简牍、石窟寺等遗存为代表的丰富且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是研究中原王朝与甘肃地区政治互动、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关系、丝绸之路文化史等诸多领域的资源宝库。

秉持“大考古”理念和“大历史”观念,依托甘肃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资源禀赋,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早期矿冶考古、周秦戎考古、佛教考古、吐谷浑考古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开展了人类起源与演化、农业起源与扩散、文明起源与传播、国家起源与发展、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等系列考古工作。

传统考古全面深入。夏河县白石崖洞遗址,将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历史推至距今约19万年;张家川圪垯川遗址,揭示出黄河流域目前所见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仰韶文化早期三重环壕聚落,证实该地区是仰韶文化的又一分布中心;临洮马家窑遗址,对进一步认识马家窑文化的来源、完善甘肃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具有重要意义;庆阳南佐遗址,是一处具有都邑性质的大型高等级中心聚落,显示当时陇东地区已经进入早期国家阶段。

近年来在河西走廊地区持续开展了早期矿冶遗址考古,通过对一批冶金遗址的发掘,实证河西走廊是中国早期冶金中心之一,对中原及周边区域冶金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大麦、小麦、权杖头、土坯建筑的发现,有力证明了在距今4000年前后,河西走廊是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对一批国内目前所见最早玉矿遗址的发掘,证实在距今4000年至2000年间,河西走廊进行着透闪石玉矿的开采,其玉料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原及其周边区域,并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甘肃分布着丰富的周文化资源,以陇东南地区最为富集。宁县石家·遇村遗址,首次建立起陇东地区西周至秦汉时期考古学文化序列,周、秦、戎文化遗存的发现,对探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还是早期秦文化的发源地,累计发现早期秦文化遗址69处,呈现出遗址年代早、等级高、文化因素复杂、祭祀遗址众多等特征。通过对礼县鸾亭山、西山坪、大堡子山,清水县李崖、甘谷县毛家坪、六八图等遗址近17年的考古工作,对秦人、秦文化的来源、早期秦文化的基本面貌、两周时期西戎文化的内涵、秦文化与西戎文化的关系有了深入了解。李崖遗址从考古学的角度证实了秦人东来说,礼县西山城址可能是秦人的早期都邑——西犬丘,大堡子山遗址可能为秦人早期都邑“西新邑”,礼县鸾亭山遗址为寻找秦襄公西畤提供了重要线索。张家川马家塬墓地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反映了战国晚期至秦代西戎文化的面貌,是研究西戎文化、秦戎关系、早期中西文化交流、中国古代车舆发展和演变以及古代工艺技术的重要实物资料。礼县四角坪遗址是秦帝国时期与祭祀相关的礼制性建筑群,是国内目前首次发现的秦帝国时期代表国家意志的礼制性建筑群。

image.png

此外,在武威南山地区确认了一批吐谷浑王族墓葬,年代集中在公元663年—755年之间,已确认大可汗、阳晖谷、白杨山三大陵区,从文字和实物层面揭示了吐谷浑民族自归唐以后百年间逐渐融入中华文明体系的史实,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科技赋能考古工作。组织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工作中的大量使用。骨骼人类学和动物考古学通过碳、氮稳定同位素、锶同位素和古DNA分析,在解决生物的食性、迁徙和起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考古将植物大遗存和微体遗存相结合。环境考古主要从气候变化、沙漠化、水文变化和人地关系等几个方面对末次冰期以来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进行研究。科技考古的大力开展,使现场文物的保护得到了极大改善,实验室考古的清理,则最大限度地提取了文物信息,为后续的展示利用和保护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整体来看,甘肃考古文化资源延续性好、类型多样、保存较好,对于解决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及秦汉以来诸多重大学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我们将持续开展以旧石器时代考古为代表的古人类史研究,以新石器时代考古为代表的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国家起源研究,以矿冶遗存考古为代表的东西文化交流研究,以周、秦遗存考古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发展研究,以吐谷浑等遗存考古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研究,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贡献考古力量。

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强化成果展示宣传、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着力构建大保护格局,探索甘肃考古发展新模式。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征程上,甘肃考古要做好整体规划部署。初步建成田野发掘、实验室考古、文物保护、科技考古、公众考古等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学科结构。初步形成涵盖考古研究、保护研究、历史研究及科学管理,多领域、高层次人才队伍,打造甘肃领军、西北领先、全国知名的科研阵地。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持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基本态势以及甘肃不同区域的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充分揭示甘肃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是提升考古学学科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积极挖掘、阐释及推广考古成果价值,不断深化考古研究:打造一支高质量研究团队、凝练一批高质量课题、攻关一批重点项目、出版一批高质量报告、转化一批高质量成果,稳步提升考古科研能力,构建完善、科学、有效的科研体制机制。在此基础上争取各方力量,积极推进科研机构的申请与获批。

三是守正创新,积极作为,持续加强考古机构建设。对标国家重点地区考古标本库房建设,围绕整体提升考古基础设施条件,建设一处新的工作场所,打造公共文化新地标。以南佐遗址为重心,着力凝练工作经验和发掘理念,打造一个样板工地,探索考古发掘新范式。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单位发展新活力。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四是加强考古公众文化服务,积极推广甘肃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国内外各博物馆合作,协办或共同举办文物展览,阐释甘肃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庆,在单位和考古工地开展考古公众开放日活动;定期举办研学等公众考古活动,蓄力传播华夏文明薪火。

(作者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53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