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出土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牟丰京 白九江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三峡文化是长江文明的华彩乐章,三峡文物是长江文化的厚重载体。1992年,随着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启动,在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兴起了我国迄今规模最大、保护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全国百余家文物保护机构、大专院校的数千名文物工作者共同参与到这场“三峡考古大会战”中。截至2021年,重庆三峡库区累计开展考古发掘849项,出土文物18.3万件,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是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生动见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自觉,始终将三峡出土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作为重点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一是建设三峡博物馆群,构建文物科技保护体系。建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等17家博物馆,基本形成库区区县全覆盖的三峡博物馆群,成为三峡文化展示传播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又陆续建成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三峡文物修复中心等文物保护基础设施,系统构建三峡文物科技保护体系,为三峡出土文物保护与修复提供了重要支撑。其中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是首个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的组成部分,布局有馆藏文物有害生物控制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该基地立足三峡,服务重庆,辐射西南,是三峡出土文物后续保护修复的重要场所。

二是遵循“保护第一”的原则,加强文物保护。2022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启动了《重庆三峡库区出土文物修复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完成1.2万件三峡出土文物的抢救性修复。通过三峡出土文物保护项目的实施,抢救保护了一大批文物,为三峡地区博物馆提供了丰富的展品支撑,极大地解决了三峡文物“一锁了之”的问题。在三峡库区各博物馆,实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实现三峡出土文物保护环境的根本改善,建立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重庆区域中心,文物的保存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文物日常保管水平得到根本提升。编制《重庆市文物大数据及智能化建设方案》,逐步完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等10家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及应用,切实提升博物馆智慧化服务体系与能力。

三是深入开展三峡历史文化研究,揭示三峡历史进程。围绕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重庆市的文物保护专业机构与全国4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先后出版各类发掘报告、修复报告、研究论著130余部,开展各类课题研究近300项,发表各类文章2030篇(1997—2020年),创办《长江文明》集刊,系统阐释了三峡文化发生、发展、繁荣的历史进程和内涵特点,是巴渝历史文化和长江文明研究的重要支撑。

四是加强文物活化利用,促进文旅融合。2018—2020年期间,重庆三峡库区文博机构接待参观总人数5340.55万人次,举办学术活动265次,文化活动39656次;举办原创展览283个(1997—2020年),展品数量30519件/套;开发文创产品176类2126种;成立了“三峡文创联盟”文创平台和“三峡渝礼”“大溪文创”等多个文创品牌,有效整合三峡地区具有区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藏品资源。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夔州博物馆、巫山博物馆等被公布为4A级景区,成为重庆都市旅游、三峡旅游的重要景点,有力助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23年,随着《三峡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正式发布,标志着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翻开了新的篇章。接下来,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持续强化三峡文物系统性保护,推进关键技术攻关。继续开展三峡出土文物抢救性修复,积极探索建立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协同合作的科技创新机制,强化在文物防风化、防雨水侵蚀保护、虫害治理等领域的预防性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文物保护传统工艺科学化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数字修复的理论与运用,探索研发针对库区文物保护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

二是继续加强研究挖掘,扩大长江文化影响力。加强三峡地区人类起源与演进、先秦考古学文化谱系、巴文明起源与特质、三峡古代手工业发展、三峡历史时期历史文化等研究,强化以考古学为纽带的跨学科研究,进一步提炼三峡出土文物的内涵与价值,积极培育宋元山城考古等“考古中国”项目,确保2025年底完成全部三峡考古发掘研究报告出版。

三是不断加快三峡文物成果转化与利用,促进文物旅游融合。近年来,“文物旅游热”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向。重庆将加快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改扩建,新建丰都博物馆,推进巫山、奉节、云阳博物馆二期陈列展览,不断强化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拓展数字博物馆,发挥三峡文化创意产业联盟作用,更高水平、更高标准打造三峡博物馆集群;推动加快三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建成龙骨坡、白帝城、天生城、皇华城等11处考古遗址公园;助力活化利用小官山、白公祠、磐石城、江东嘴等三峡文物集中迁建区,促进三峡文物变“景物”,文化遗产变“三产”,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展望未来,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三峡文物系统性保护管理水平,构筑三峡文物核心价值谱系,完善三峡文物展示传播体系,讲好“三峡故事”“长江故事”“中国故事”,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文物力量。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46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