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虢国吉金赏析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张娟

1956~1957年,为配合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国科学院、文化部联合组成的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在三门峡上村岭一带进行考古钻探发掘,共清理了234座墓葬、3座车马坑和1座马坑,出土文物一万余件。1959年出版了考古学专刊《上村岭虢国墓地》,全面公布了这次考古发掘成果。由于当时三门峡市没有博物馆,所以大部分文物调往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其中有14件带铭文的青铜器。虢国的青铜器以造型雄奇、纹饰精美、铸造工艺精湛而著称于世,现选取几件精品介绍,以供读者品鉴。

虢太子元徒戈。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M1052号墓出土,通长17.2厘米、胡长8.4厘米,长援直内。援中部起脊,援尖呈圭首状。胡部较长,有四个穿孔。内的端部呈圆弧形,中部有长方形穿,穿的两侧有铭文“虢太子元徒戈”6字。依据铭文及青铜礼器组合,M1052的墓主应为虢国太子。春秋时期,称步兵为徒兵、徒卒,或徒,所以,步兵所用的短戈称为徒戈。“元”字经常出现在两周时期一些兵器上,或“元用”、“元弄”,或者“元”字,成为铭文中习用的词语。王仁聪先生认为,“元用”是由两个近义的词素构成的同义并列复合词,“元”字应解释为“宝”。与“元宝”“宝用”一样,都是表示“宝”或宝重的意思。如虢国墓地M1711出土一件青铜矛,上铸铭文“元”字。M1721出土一件铜戈,戈的两面各铸一凸起人头,胡部一面铸一“元”字。虢国墓地第二次考古发掘的M2009虢仲墓出土20件圭首直内青铜戈,内后部均铸有一个“元”字。可见,“元”字可训为“宝”,“元戈”即是“宝戈”,那种认为“虢太子元徒戈”中的“元”字为人名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这件青铜戈入选普通高中统编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文,成为当时诸侯国拥有先进的铜制兵器的代言。

虎鸟纹阳燧。1956年出土于三门峡虢国太子墓M1052,圆形,直径7.5厘米,正面呈凹面,十分光洁,呈银白色。当时发掘人员将其定名为“弧面形器”,实际为阳燧。它铸造精美,背面有鼻形钮,中间装饰有两只首尾相接的斑斓猛虎,最外层铸有虺龙和鸷鸟组成的图案。猛虎血口大张,前爪为攫物状,虎尾前部挺直,后部向上卷曲,力度感极强,再加上前后肢之间的躯干上清晰可辨的虎斑,为这对猛虎增添了许多生气。《古今注·杂注》中提到“阳燧,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影倒,向日则生火,以艾炷之则得火”,清楚地说明了用阳燧对准太阳,使光线聚集在一个点上,就可以引火。可见,阳燧是我国古代利用太阳能聚光的取火工具,彰显了虢国人的聪明才智及先进的科学技术。

牺形铜尊。1956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M1704,当时发掘报告称其为兽形豆,为春秋时期的酒器。高29厘米、豆盘口径15.2厘米,长31.5厘米。这件尊整体呈立兽形,中空,无底,两耳直竖,张口,口中有齿,长颈较粗长;体较长,下有四足,相对较短而细;身后有短尾。兽背上连有豆形器,下部内束,似圈足;上部类似豆盘,外饰三角形窃曲纹。兽体饰云雷纹,四肢饰鳞纹,造型别致。此尊继承了西周时期动物形尊以写实为主形态的传统,仅在纹饰上有细微的变化,但其尊口很大,为以前所不曾见。由于“牺”字古时为祭祀用的牲畜的总称,旧时习惯常将此类器物称为“牺尊”。因此,这件似牛又似兔造型的兽形尊,称之为牺尊。

虢季氏子段鬲。1957年出土于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M1631,高10.4厘米,口径15.3厘米,宽平沿,束颈,三蹄足,实足,不分裆,底呈弧形。腹上有三扉棱,腹部一周饰三组两两相随的长鼻屈体龙纹,内口沿铸一周铭文16字:“虢季氏子段作宝鬲,子子孙孙永宝用享”。《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著录了2件虢文公子段鼎,其铭文为:“虢文公子段作叔妃鼎,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郭沫若先生撰文指出两器字体完全相同,纹饰、形制亦相近,可见,虢文公子段鼎和虢季氏子段鬲中的子段是同一个人。林寿晋先生在发掘报告的结语部分说:“我同意这个意见,因为同是虢而有两个子段是不大可能的,而且两器的字体也完全相同”。这里的“子”是儿子之意,器物是虢文公的儿子段所作,并非虢文公所做。虢文公是谥号,其字简称为虢季。2022年春,苏富比拍卖一件虢季氏子组壶,其铭云为“虢季氏子组作宝壶,子子孙孙永宝其用享”。与此类似的还有虢季子组簋、虢季子组鬲、虢季子组盘、虢季子组壶、虢季子白盘等,都是虢季氏家族的遗物。虢季氏子组器与虢季氏子段器,依据其形状、纹饰、铭文判定,应为同时代器物,同属于虢季氏家族,极有可能是兄弟。虢季氏是虢国当中的一个重要氏系,为西虢开国国君虢叔氏之分支。尤其在西周晚期,虢季氏家族先后出现了虢宣公、虢文公等王朝卿士,他们为维护周王室的统治发挥着重要作用。

image.png

虢金氏孙盘。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M1601出土,春秋早期器,高13厘米,口径36.2厘米,足径26.8厘米。窄折沿,附耳,圈足外侈,连铸三个兽面扁足。腹饰窃曲纹,圈足饰垂鳞纹,耳饰重环纹。内底铸铭14字:“虢金氏孙作宝盘,子子孙孙永宝用”。作器者为虢金氏的后裔,这是从虢氏独立出来的一支,应为虢氏的小宗。此盘与虢金氏孙匜铭文相同、纹饰基本一致,同出于一墓,是一套沃盥水器。2019年,虢金氏孙盘、虢金氏孙匜一同以水器组合入选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虎鎣:新时代新命运”展览并赴哈尔滨巡展。

虢金氏孙匜。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M1601出土。春秋早期,高17.8厘米,长35厘米,长流槽,较宽,圜底,龙形鋬,四个兽形扁足。口下饰一周窃曲纹,腹部饰瓦纹,鋬饰重环纹。内底铸铭14字:“虢金氏孙作宝匜,子子孙孙永宝用”。此匜与虢金氏孙盘同出于一墓,是一套沃盥水器。西周中期末叶,铜匜出现在礼器组合中,功能与铜盉相同,多与盘组合成水器使用,东周时期比较盛行。

鱼纹盘。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M1744出土。春秋早期,高17.2厘米,口径35.2 厘米,足径21.1厘米。盘作圆形,浅腹,平底,高圈足,附双耳,内腹壁上饰云雷纹为底的鱼纹一周。器内底部饰蟠龙纹、雷纹。圈足上有对称镂孔。虢都上阳城外有涧河,不远就是黄河,所以鱼是虢国人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而且鱼文化已经渗透到虢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虢国墓地出土了大量的铜鱼、玉鱼、铅鱼。玉鱼常作为随身配饰,如鱼形璜,也有的作为敛玉随葬。而铜鱼则是作为葬具装饰的鱼形器物,分布在棺椁四周或四角、棺盖上或椁盖上。《礼记·丧大记》中“鱼跃拂池”是士大夫以上才能使用的一种葬仪,这里的鱼就指的是铜鱼。

另外,国家博物馆还收藏着一件传世的虢国青铜器,虽然不是虢国墓地所出,但却是虢国重器。它就是镇馆之宝——虢季子白盘,2002年被列入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该盘为西周晚期周宣王时期器,清道光年间陕西宝鸡虢川司出土(今属宝鸡市陈仓区),1950年1月由刘铭传第四代孙刘肃曾捐献给国家。盘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这是迄今发现的西周时期形制最大的铜盘,堪称“中华第一盘”。盘口呈长方形,直口,方唇,腹壁斜下内收,微鼓,四曲尺形足。四壁各有两只衔环兽首耳,通体铸有十分精美的花纹,口沿饰一圈窃曲纹,下为波带纹。盘内底部铸有铭文,共8行111字,记述了周宣王十二年(前816年),虢季子白受周王之命征伐猃狁,在洛河北岸大获全胜,杀死五百名敌人,活捉五十名俘虏。宣王非常赞赏虢季子白,举行隆重的庆典表彰他的功绩,并赐以乘马、彤弓、彤矢、斧钺以示嘉勉。虢季子白获此殊荣,深感荣耀,特铸此盘,以为纪念。盘为古代盥器。一般的盘呈圆形,就是行沃盥之礼,做洗手、洗脸之用。此青铜盘,呈方形,体形硕大,似一大浴缸,极有可能是洗浴所用。

虢季子白盘铭文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语句以四字为主,通篇用韵,语言洗练,文辞优美,与《诗经》极为相似,是一篇铸在青铜器上的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散文诗,让后人领略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简约质朴的绝妙之处。另外,虢季子白盘铭文书法的艺术性也十分突出,它是一种介于大篆和小篆之间的籀书。铭文字形较大,结构严谨,笔画圆润遒丽,布局和谐,体势在平正、凝重中流露出优美潇洒的韵致,是西周金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书法艺术之精品。

虢季子白盘于清道光年间在陕西宝鸡县虢川司出土,为时任眉县县令徐燮所得,徐燮卸任返籍时将虢盘带回了常州。至太平天国时期,护王陈坤书镇守常州,虢盘又易手成了护王的珍藏。清同治三年(1864年),时任直隶提督的淮军将领刘铭传,镇压太平军,攻下了常州城,住进了护王府内,命人将沦为马槽的虢季子白盘押运送回合肥老家。但是,这也给他一家四代带了极大麻烦。军阀、日寇、国民党官吏纷纷索取。刘家人不得不把盘埋于地下,举家出逃。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刘铭传第四代孙刘肃曾才将盘挖出,献给国家。从此,与毛公鼎、散氏盘并称为古代三大青铜瑰宝的虢季子白盘就由国家珍藏保护起来,成为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36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