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它内涵深厚、影响深远,展现出古朴典雅、圣洁超逸的精神境界,是数千年来文人雅士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重要乐器。古琴不仅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的突出代表,在当今时代,它也提供了一种对现代生活的反思、与自我对话的渠道、轻物欲而重精神的生活体验,成为人们的一剂心灵良药。
古琴是浙江省博物馆的特色收藏,序列较完整,精品多,一批曾是民国琴学宗师杨宗稷旧藏的古琴在琴界具有非常高的地位。浙江省博物馆在古琴的保护和展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9年,武林馆区推出常设展“非凡的心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中国古琴”;2019年,推出临展“千年清音——唐宋古琴特展”;自2008年起,开展了包括古琴的保护修复、举办唐琴音乐会、录制唐琴CD在内的各种工作,成为国内博物馆界古琴活化保护的先行者。因此,古琴收藏和相关工作是浙江省博物馆的一大特色,古琴展仍将作为新馆的常设展览之一,与观众见面。
展览立意
近年来,古琴热再度掀起,各大博物馆也纷纷推出古琴主题的临展,但古琴文化仍较为小众,大众对古琴更多是曲高和寡的固有印象。观众观看古琴展览时,面对外形相似的琴器,往往看不出个所以然来,这也加剧了对古琴的疏离感。新展览“太古之音——古琴与中国人的音韵世界”希望打破大众对古琴的“畏惧”,让观众认识到古琴离我们并不遥远。因此,本展览立足于引导观众了解如何欣赏每一张古琴。以透物见人的叙事方式、多感官的参观体验,拉近观众与古琴的距离。
展览框架与展品组织
展览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华夏正音”,以暗含时间线的功能演变为线索,展示古琴的历史文化,讲述古琴从先秦的礼乐器,发展为修身养性、寄托情志的文人乐器的历史,以及伴随着这个过程发生的形制变化、文化积淀、内涵延展、技艺传承等内容。由于浙江省博物馆缺少先秦和汉代出土的古琴实物,部分重要展品以复制品的形式替代。而古琴的内涵,不仅凝结在琴器之中,更体现在古琴之外。文本和展品有意识地揭示大众所熟知的孔子、伯牙子期、蔡文姬、竹林七贤、文天祥等历史人物与古琴的关联,展现古琴对古代书画、日用品、工艺美术的影响,这也很好地消减了展品类型单一的问题,体现了古琴文化的广泛影响。本单元为观众提供了古琴的基本知识背景,为古琴欣赏做好了铺垫。
第二单元“传世名琴”,精选馆藏的12张古琴,打乱时间顺序,以欣赏古琴的四个角度为脉络,解读每张藏琴的故事。琴名雅意(琴名)、时光印记(断纹)、琴书春秋(铭文)、通古之音(琴音)四个小节,分别选取了代表性的古琴展示。从显而易见的外貌表征,到琴体上古人留下的信息,乃至当代琴家用传世唐琴再现的千年清音,层层递进,古今交汇。同时引入专家视角,以触摸阅读、装饰性上墙文字等形式,对古琴腹款、年代特征等做了拓展性介绍,让观众在一定程度感受到专家看古琴时在看什么。
第三单元“天籁永续”,以时间线索解读馆藏古琴百年以来的流转经历,以及浙江省博物馆开展的古琴修复、活化保护、研究解读工作。此单元聚焦于百年来古琴背后的人的努力,揭示古琴保护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一系列铺垫之后,隆重引出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引导观众以上述的方法进行鉴赏。若在第二单元未获得那种古今交汇、透物见人的体验,那么在第三单元了解今人的工作之后,观众应当感受到古琴的鲜活。
展厅设计和多感官的展示方式
与武林馆区相比,新馆的古琴展厅面积大大增加,达到了近1000平方米。这为展示提供了充裕的空间,展品也得以摆脱以前的密集陈列形式,为营造疏朗通透、具有高级感的展厅氛围奠定了基础。古琴艺术是有形文物和无形非物质文化的综合体,因此展览也使用了不少多媒体形式展现古琴的无形内涵,丰富观众的参观体验。
序厅力图营造一种进入古琴世界的沉浸感。在椭圆形半围合空间中投影古代山水画制作的动态视频,配以飘落的竹影,帷幕背后装饰文人抚琴石雕、松树、山石,并打背光形成朦胧的虚影,营造出隐逸超凡的意境。背景音乐选用当代著名古琴演奏家成公亮用馆藏唐“来凰”琴演奏的《桃源春晓》,隐喻古琴对当代人心灵的疗愈意义。
展厅在视觉上以偏暖的宣纸色为主色调。平面装饰采用水墨风格的太湖石、竹影、古琴局部形态等元素。展厅隔断引入园林的设计,展柜周边种假竹、铺设鹅卵石和奇石,营造古雅大气的气氛,展现出文人雅趣以及古琴与大自然的亲密联系。
古琴的陈列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第二、三单元的古琴均在独立柜中竖立展示,既避免长期横卧容易产生的变形问题,又让观众得以360度欣赏古琴。古琴展架不仅要稳固安全,又要兼顾美观和可看性,其设计经过了反复的论证和测试,最终以夹胶低反玻璃局部钻孔固定挂钩,将古琴在龙池处悬挂展示,极大地减少了干扰因素。加之展柜使用低反射玻璃,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古琴的全貌。
古琴音乐是古琴艺术的灵魂,因此展厅特别重视听觉体验。展厅前后分布了三种音乐。序厅的琴曲辐射了展厅前三分之一的空间。第二单元空间播放特制的自然声,以潺潺流水和稀朗的鸟鸣营造身在山林间的感觉,同时传达出古琴与隐逸文化、山水文化的关联。第三单元空间被尾厅播放的《平沙落雁》琴音覆盖,该曲是特别邀请当代著名古琴演奏家龚一用馆藏唐“疏影”琴演奏并制作。此外,展厅设置了几处听音装置,分别是琴歌、馆藏古琴录制的琴曲,观众可戴上耳机欣赏。在第二单元内容“通古之音节”处展示的两张古琴以及最后展出的唐“彩凤鸣岐”琴,在微信导览系统中也设置了琴曲欣赏。观众可以面对古琴,用自己的手机聆听琴的音色。
触觉也是重要的感知要素。第一单元处有两张当代古琴供观众体验传统丝弦和现代钢丝弦在手感、音色上的不同。由于拥有古琴(特别是丝弦琴)的人并不多,因此这个体验很受观众欢迎。
尾厅是作为互动空间的仿宋制文人琴房。琴桌上有一张当代古琴,每周定期进行古琴演奏。此空间正对着唐“彩凤鸣岐”琴,在此弹琴的琴人都颇有感触。无人演奏时,便投影播放上述的《平沙落雁》视频。厅内放置蒲团,观众聆听琴曲的同时,也可在此小歇。
古琴的传承离不开人。展览以透物见人的叙事链接观众,打造了可视、可听、可触、可感的展示空间,希望更多人能由此萌发兴趣,在日后与古琴结缘。当越来越多的人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想必千年之后,清雅的琴声还能伴着万壑松风、流水虫鸣,久久回响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