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文中与周口店:95年前的历史记忆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高星

1929年12月2日傍晚4时左右,阴冷昏暗。北平西郊周口店半山腰的一个小洞中,一桩震惊世界的科学事件正在发生。一位腰系绳索的青年在飘曳烛光的映照下与一个看似石头的圆疙瘩对视。少顷,他用颤抖的双手,捧起刚刚从沉积物中撬出的这个圆形物。不久,坐落于北平的中国地质调查所收到一封电报:“顷得一头骨,极完整,颇似人!”一座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史上的丰碑就此铸就。

洞穴中的这个圆隆的石头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而那位发现发掘它的青年,就是后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享誉世界的考古学家与地质学家裴文中先生。裴文中不仅发现了两具直立人头骨化石,还发现和论证了北京猿人的石器及用火证据,开展了哺乳动物化石和地层学研究,日后又在史前考古多个领域有重要建树。在他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自强不息、科学探索和创新精神,至今对学术界产生着深刻的影响。2024年迎来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发现95周年和裴文中先生120周年华诞,谨以此文纪念这一重大科学事件并缅怀这位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科学家。

文学挽留不住的青年才俊

裴文中出生于河北省丰南县一个清贫的教师家庭,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3年转入地质系本科。大学时代的裴文中是位“文青”,胸怀启发民智、文学救国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组织平民文学研究会,撰文记述当时社会的衰弊和平民的苦难。他在《平民文学的产生》一文中明志:“我们想利用平民文学的伟大势力,以改造国家,挽救社会。”战乱频仍的家园和哀伤中的父老乡亲,被裴文中实录在《戎马声中》《走过W校园》等小说、散文中,朴实的文笔,真挚的情感,让鲁迅先生感同身受,将它编入《中国文学大系·小说二集》,赞誉其为中国“乡土文学之一种”。

然而,文学没能留住这位满腔救国宏愿、才华横溢的青年。1927年秋末冬初,裴文中为生计所迫,到中国地质调查所做了一名实习生。因缘际会,他被派往周口店,不期然在那狭小的天地中开启了辉煌的学术生涯,中国古人类研究和史前考古发展历程,为之改写。

有志用功,砥砺明志

1928年春,裴文中来到周口店,每天与发掘化石的民工们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初到遗址工地之时,已有多年采掘经验的民工们驾轻就熟地向裴文中介绍各类化石标本,这让毫无古生物学基础的他大为吃惊:“我真是有些害怕,工人都如此程度,我可怎么办?怎么管理他们?!”裴文中没有退缩,而是努力学习,自强不息。他从书摊上“淘”到一本旧版《古生物学》,把其中的哺乳动物册反复阅读,夜以继日,硬把这部“洋砖头”消化成自己的知识。在杨钟健、德日进等中外专家的言传身教下,他一边读名著一边看标本,终于跨过了古脊椎动物学高深的门槛。

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曾做过这样的观察:“中国读书人专好安坐室内,不肯劳动身体,所以他种科学也许能在中国发展,但要中国人自做地质调查,则希望甚少。”中国现代地质学奠基人、地质调查所首任所长丁文江为此立下规矩:“登山必到峰顶,移动必须步行。”刚走出大学校门的裴文中用行动证明,中国学者不仅可以走出书斋,而且能够扎根田野,创造奇迹。时任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在为裴文中《周口店洞穴层采掘记》所作的序中写到:“这册书实是中国科学研究中极重要的一本著作。因为周口店的采掘,几乎是中国为物质科学之研究而做的采掘工作中最早与最大的一个,工作方法愈做愈加讲究。担任实地工作的人为数虽不甚少,但裴文中先生出力最多,占时最久。采掘的计划虽有步(达生)、德(日进)、杨(钟健)诸位先生讨论筹划,但实地组织及执行几乎全靠裴先生之力,而且有许多重要标本都由裴文中先生亲手发现。”

1935年,裴文中赴巴黎大学,师从考古泰斗步日耶教授,接受正规的史前考古训练。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不仅学会了法语,还顺利完成了博士论文《石器与非石器之区别》。学成归来的裴文中,一路开挂,成为中国史前考古学、古人类学和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的奠基人。

重大发现,来自孤寂中的坚持

1929年是周口店和裴文中极为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成立了专门发掘与研究周口店的“新生代研究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前身);也在这一年,因周口店的挖掘久未见到有价值的材料,主要负责人移师到其他地方考察,主持遗址发掘的重担落在了年仅25岁的裴文中的肩上。裴文中日后这样记述当时的心境:“山中顿觉岑寂,而过起孤独的生活……工作颇有‘鸡肋’之感。”

至11月底,天气渐冷,经费告罄,北平方面催促他尽快停工。心有不甘的裴文中决定再坚持一下。至12月,夜长日短,不得不结束的时候,采掘面上又露出一个小洞口。好奇心与责任感驱使他腰系绳索,从山顶悬吊着下到洞中。裴文中后来回忆说:“我觉得我既负责这开掘的责任,就应当身先士卒。正如打仗一样,将官若退缩不前,最好这仗不必打,打也必败。”结果,裴文中与北京猿人第一具头骨奇迹般地迎面相逢。机遇留给有准备的人,正是这荒野中的寂寞坚持,让裴文中取得这一惊世发现。

坚持真理,开拓创新

在“幸运”地发现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后,裴文中没有停止脚步,他急切地要找到与人类活动相关的遗物、遗迹,以充分证明这里是古人类生活过的地方。

在1929年的发掘中,裴文中收集了一些锋利的石英石片和颜色黑褐的动物化石。1931年,在发掘鸽子堂时,他发现了更多的石英断块、碎片和疑似灰烬堆积。以前,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发现这处遗址时曾注意到地层中出露的锋利石英片,认为它们可能是古人类制作的工具。此刻,裴文中陷入了思考:周口店山洞中不出产石英,这些石英碎片应该是人力搬运而来,是被制作和使用的石器。

当裴文中兴冲冲地把那些有人工痕迹的石制品带回新生代研究室时,主持工作的权威们却迎头泼下冷水,认为这些材料是自然的碎石,扔到马路上都没人理会,再这样“不务正业”,就会“打饭碗”。裴文中没有屈服和气馁,他独辟蹊径,开展实验模拟,观察自然碎石与人工制品的痕迹差异,由此开启了打制实验和微痕分析的先河。他回忆说:“我自己耐心研究,再作试验,证明哪一块哪一个地方有人工打击的痕迹,哪一个地方是天然破碎的痕迹。”面对裴文中的创新和坚持,翁文灏于1930年秋请来国际史前考古权威、巴黎大学的步日耶教授做仲裁。步日耶对裴文中的研究和见解充分肯定,赞赏有加,一桩学术公案尘埃落定。

裴文中收集的疑似用火材料,经过在巴黎做化学分析和与晚期用火遗存的比对,最终被确定为古人类用火的证据。北京猿人具有用火的能力、周口店遗址保存了当时最早的人类有控制用火的证据,被发文刊载并写入历史教科书。

裴文中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新的领域。在出土古人类遗存后,龙骨山由原先的“龙骨”采掘地而华丽转身为古人类遗址,裴文中随即对发掘方法做了改革,借鉴当时西阴村发掘所采用的打格分方法,并在贾兰坡的协助下根据周口店堆积的自身特点建立了分层、过筛与规范记录的田野工作流程,这些野外工作理念与方法至今仍被旧石器考古界沿用并不断加以改进。在发掘山顶洞时,他观察到人骨被扰动过,其上有赤铁矿粉末,并伴生装饰品等现象,据此辨识出古墓葬,开创了遗址埋藏学研究的先例。他对周口店第13地点、第1地点、第15地点和山顶洞出土的石器做分期排序,提出它们分别代表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文化,中国旧石器时代三期断代的雏形就此诞生。

经丁文江、翁文灏和章鸿钊推荐,1931年,裴文中荣获了中国科学社颁发的考古学奖金,他的成就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

周口店,迈向新的辉煌

95年前,裴文中在周口店发掘出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自此,周口店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成为一处科学圣地,得到中国政府和国际学术与文化机构的重视,各项工作不断取得骄人成就。1961年,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周口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国的首批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周口店遗址保护规划(2005年—2020年)》公布实施;2008年,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13年,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初步建成并投入运营;2014年,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竣工落成并正式开放;2018年,第1地点保护大棚竣工,使1937年大规模发掘停止后一直在露天状态下被风雨侵蚀的猿人洞恢复了“洞穴之家”的样貌。2023年,北京市公布了续编后的《周口店遗址保护规划(2021—2035年)》,遗址的建设发展又有了新的蓝图和愿景,周口店古人类学研究中心将被兴建,遗址新的发掘和研究正在规划中,周口店遗址的各项事业将不断迈向新的辉煌。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67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