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文物保护传承的根基——以巩义市博物馆为例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常聪利


河洛文化是以洛汭为中心的黄河中游地区的区域性文化,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总和。据考古发现,早在10多万年前的早期智人阶段,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着古老的文明。进入新石器时代,这里更是部落云集。近年,文物工作者在巩义部分地区进行调查,发现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以及商周文化等100余处遗存,其遗存器物有的已达到当时先进程度,这是巩义古老文明的有力证明。

河南巩义位于河洛文明的中心地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巩义市博物馆遂成为宣传巩义历史文化、建设巩义精神文明的窗口,对传承河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巩义市博物馆藏品丰富、内涵深远,各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珍贵的文物遗存,对研究河洛文化、夏商周断代工程都有重要意义。

加强文物保护,助力河洛文化代代传承

近年来,巩义市博物馆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积极改善文物收藏环境,推进库房预防性保护、环境提升、房顶治漏等项目,完成了5件一级近现代纸质文物修复、验收工作,整理完成了990余件待鉴定文物的资料。巩义市博物馆进一步强化文物资源管理和文物安全工作。开展保护性展示研究工作,筹备建设石刻碑廊,将馆内石碑、石雕、楹联、碑碣等大型石刻集中保护;创新文物安全管理,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有效结合,加强培训演练,加大隐患整改力度,推进消防安防维修项目进一步开展,切实消除安全隐患,高标准守好文物安全底线。在全方位做好安全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动馆藏文物对外交流。宋代石客使头像及石宫人头像赴郑州博物馆参加“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15件馆藏文物应邀赴浙江绍兴参加“守望——两宋皇陵考古成果展”。通过文物对外交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也使巩义文物作为地方文化标识“走出去”,走进更多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

讲好文物故事,展现河洛文化的多姿多彩

巩义市博物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自身优势,传承文明之光。举办内涵厚重的陈列展览,在优化基本陈列的同时全年举办临时展览6次,“三贴近巡回展”4次,充分展示了文艺新气象。开展异彩纷呈的社教活动,在春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展览、线上展播、专题讲座、红色教育等多种特色活动,全年共开展节日活动96场次,15万余人次参与。

巩义市博物馆不断创新,推进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成功打造巩义市博物馆研学教育阵地。先后同郑州商学院、大峪沟中心小学等12家教育机构签订研学合作协议,挂牌成立各级教育机构的研学基地,极大推动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充分发挥,“请进来”研学新形式基本完善。暑假期间,推出“遇见·博物馆”系列研学活动。配备教学用具,邀请专家教授、非遗传承人等倾情授课,抽出专人积极谋划参与性强、体验感丰富的社教活动,包括传统创意剪纸、石刻拓印我动手、“我眼中的博物馆”创意绘画、“小小鲁班”木雕体验、投壶雅射、陶瓷素坯彩绘、红色经典诵读、唱红歌等主题活动320场次,接待中小学生团体、培训机构、家庭团体等100余个,共计3万余人次参与。研学活动的开展,是填补未成年人课外素质教育空白的有益尝试,也是博物馆资源与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

强化宣传氛围,扩大河洛文化影响力

巩义市博物馆深入挖掘阐释文物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立足“让文化点亮藏品,用藏品传承文化”的工作服务理念,树立“人人都是宣传员”的意识,从领导班子到干部职工,从单一剪辑到动画制作,从简单围绕馆藏文物描述到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今年以来,博物馆视频制作人员多次应邀到郑州市周边县市博物馆进行视频制作的指导培训。截至目前,共推出“云上展览系列”线上精品文物展130期、“唐宝聊文物系列”科普视频8期、“《洛汭藏珍》精品文物展系列”视频展播60期、“文物趣谈系列”视频22期,高标准制作巩义市博物馆宣传片、最美空间、法制宣传等特辑视频15期。撰写“文物背后的故事”138篇。会议、活动同步推出宣传300余篇。同时积极推动新媒体宣传,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美丽巩义、巩义文旅云、都市头条、官方抖音账号、学习强国等平台发布推广,截至目前共推出465期。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更好地传承了河洛文化,加强了文物价值研究阐释和传播利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开发文创产品,让河洛文化重现风采

巩义市博物馆积极探索、勇于突破、敢于尝试,不断创新工作形式,打破博物馆传统参观模式,让游客将参观记忆带回家,积极探索文创事业与旅游的融合模式,联合社会资金和力量,成立了博物馆文创中心。先后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发与馆藏文物相结合的陶瓷、布艺、木雕、饰品、家居、食品等100余种文创产品,打造非遗精品展示区,吸引众多游客到博物馆“打卡”。

河洛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探寻河洛文化的渊源,追溯其发展脉络,探求华夏文明之根,砥砺民族精神之魂,对于增进文化认同和坚定文化自信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巩义市博物馆一直努力创造条件,与公众沟通互动,探索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让文物“活”起来,传承河洛文化,日益成为人民的会客厅、弘扬河洛文化的前沿阵地,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公益文化平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62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