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璨然若星汉/闪耀于历史的苍穹/王妃首饰熠熠其中/能工将金银打磨出辉芒/巧匠让珠玉生出温润情长/累丝细密穷纤毫/锤錾神工夺天章。”3月8日,一段温情诗意的前言拉开了江西省博物馆女性主题系列2025年主题展“金玉流光映伊人——明代王妃首饰珍品联展”的序幕。
江西是目前明代藩王及其家族成员墓葬发掘最多的省份,湖北是明代分封亲王最多的省份。“金玉流光映伊人——明代王妃首饰珍品联展”为江西、湖北两省四馆联动,由江西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湖北蕲春县博物馆、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湖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联合推出,两省明代王妃首饰齐聚“赣地宝盒”,集中展现时代风尚。展览展示面积约1200平方米,共展出明代精美首饰文物218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9件套,二级、三级文物168件套,珍贵文物占比95%。展览以“金昭玉粹”与“礼度有章”双线交织,前者展现明代首饰艺术的至臻工艺,后者揭示礼制规训下的首饰文化。
明代王妃首饰式样丰富,除纳于礼制的首饰外,与明代通行式样大抵无别。王府资财雄厚,不惜工本务求新巧,更致工艺精绝。每一件首饰不仅展现了明代独特的审美风尚和高超的制作技艺,更是那个时代繁华的缩影。第一单元“金昭玉粹”以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都昌王朱载塎夫妇墓出土的“双凤祥云花卉纹银首饰盒”为引,分为“云鬓流霞(发饰)”“耳畔增辉(耳饰)”“ 皓腕盈光(腕饰)”“玉指烁星(指饰)”“锦上添花(服饰)”五个主题展开。该单元展出的明益宣王妃孙氏的全套头面成为焦点。此副头面为1980年出土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益宣王朱翊鈏墓继妃孙氏棺中,包括镶宝石王母驾鸾金挑心1件、镶宝嵌玉八仙金花钿1件、镶宝石云头凤纹金掩鬓1副、镶宝石累丝双龙捧“福”“寿”金掩鬓1副、镶宝石凤首形金簪1副、镶宝石龙首形金簪1副。王母驾鸾金挑心以鸾鸟驮王母为造型,鸾鸟昂首挺胸,王母盘膝端坐于鸾鸟背上,头戴花冠,身披云肩,广袖长裙,双手托持一枝莲花,背有一轮金圈,两片云朵从王母的莲座下冉冉飘升,呈驾鸾凌空之势。该件文物上的宝石历经六百年仍流光溢彩,折射出明代金银细工的巅峰造诣。
明代,首饰之于王妃绝非仅是日常装饰之物,更是被纳入礼仪制度之中,进而成为其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这些首饰主要由宫廷内府以及藩王府的相关机构精心设计制作而成,在制作工艺上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第二单元“礼度有章”分为“凤冠霞帔”“循礼而设”“内造精工”三个主题。观众流连驻足于独立展柜中的明亲王妃鎏金银封册。该展品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梁庄王朱瞻垍夫妇墓,为明宣宗于宣德八年(1433年)册封魏氏为梁王妃时的任命文书。封册为一副,由两块大小相同的长方形鎏金银板扣合而成。板内共铸册文88字:“维宣德八年,岁次癸丑,七月壬子朔,越三日甲寅,皇帝制曰:‘朕惟太祖高皇帝之制,封建诸王,必选贤女为之配。朕弟梁王,年已长成,尔魏氏乃南城兵马指挥魏亨之女,今特授以金册,立为梁王妃,尔尚谨遵妇道,内助家邦,敬哉’。”此为我国发现的首件亲王妃封册实物。
展览在形式上同样独具匠心,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沉浸式观展体验。走进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型明朝王府建筑模型和核心展品组成的背景主题墙,它们相互映衬,营造出浓厚的明代氛围。搭配原创的诗词前言,充满了诗意与文化韵味,不仅在视觉上为观众带来强烈的冲击,更在情感上引发观众的共鸣,自然而然地引导观众走进展览空间,开启这场奇妙的历史探索之旅。
展览展柜设计亦别出心裁,以明王妃妆台为原型,通过巧妙的场景营造和多媒体展示,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明朝王妃的生活场景之中。在这里,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当时首饰的佩戴场景,体会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同时,展览还以版面形式展示首饰的使用方式,并配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和多媒体展示深入解读首饰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让观众不仅能够欣赏到首饰的美,更能深入理解其蕴含的文化价值。
为进一步增强观众的参观体验,展览在展线中巧妙地穿插打造了多个明朝女性生活场景,如游园、赏花、抚琴等。这些场景细节之处尽显明代生活的韵味,观众置身其中,仿佛与明朝女性一同享受生活的美好。不少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打卡拍照,沉浸其中。此外,展览还以明代永乐时期王妃礼服为辅助展品,推出了 “衣见如故AI换装”活动,提供多套明代服饰的虚拟换装体验,观众可在屏幕上看到自己身着明代服饰的模样。这种互动体验不仅增加了展览的趣味性,也可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明代的服饰文化。
在展陈设计和灯光效果方面,展览也下足了功夫。根据首饰的材质、造型和工艺特点,设计团队精心设计了与之相匹配的展示道具和背景。利用灯光的明暗对比和色彩变化,营造出典雅、庄重的氛围,使首饰的每一处细节和精湛工艺都得以完美呈现,让观众能够更加清晰地欣赏到这些文物的魅力。
为了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明代王妃首饰背后的文化内涵,江西省博物馆在展览期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多角度对展览内容进行解读,让历史文化得以更好地弘扬传承。
博物馆邀请了多位省内外专家,举办了多场专题讲座及专家导赏活动,为观众深入浅出地解读明代王妃的生活、明代首饰的制作工艺以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在专家的引领下,让观众对展品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开展当天正值“妇女节”,为了让观众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拥有更独特的体验,展览配套举办了社教活动“簪花拾韵”。在活动中,参与者可以亲手制作精致的发饰,感受传统手工艺术的魅力,不仅传递了对女性的美好祝福,也让参与者们在制作发饰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感受到明代女性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此外,展览还精心打造了IP形象“明妃髻”。这个形象来源于江西省博物馆馆藏江西南城明益宣王孙妃的一副头面。设计团队根据明代䯼髻的佩戴方式,融入现代感的卡通形象元素,进行了独特的创作设计,使其具有独创性和唯一性。以“明妃髻”为基础,衍生创造出说明牌、表情包、文创系列等,这些文创产品不仅为展览增添了趣味性和时尚感,还实现了文物与文创的相互成就,让观众在参观之余,能够将这份独特的文化记忆带回家。
自2022年江西省博物馆首次举办女性主题展览以来,始终致力于打破历史叙事中的性别视角局限。首展“瓷·婳——女性主题艺术展”通过80件套瓷器解读女性从礼教符号到个性觉醒的嬗变轨迹;2023年“芳华——江南望族海派旗袍特展”以几十余件民国旗袍为载体,剖析服饰变革背后的女性身体解放史;2024年“风尚与变革——近代百年中国女性生活形态掠影”则通过文物与文献重构近代女性从闺阁走向社会的空间突围。而今,“金玉流光映伊人”特展将目光投向明代首饰艺术,逐步完善历史叙事中女性视角的学术进阶。
“而我们与她们/相会在时空的长廊/用同一种光/点亮对美的追寻与向往。”当观众驻足于那些历经沧桑仍熠熠生辉的金簪玉珰前,触摸的不仅是匠人智慧,更是中国女性绵延千年的生活美学与精神向往。江西省博物馆以文物为舟,载女性故事乘风破浪时空长河,让封存的历史焕发生机——每一件展品都是过去与未来的信使,讲述着永不褪色的力量。